第九章 原來這樣也能漲聲望(1 / 2)

馬子建握了握拳頭,不由為自己剛才的那種冷酷狀態感到了一絲驚訝。不過,在鄧羲和李嚴都沒有察覺的時候,他旋即又放開了拳頭——因為,他對自己剛才的決定並不後悔。

前日的戰場,讓馬子建深切感受到了他已不再是那和平年代的人。漢末三國亂世,說起來讓前世之人魂牽夢繞,可當真到了亂世,他才知道在這人吃人的世道裏,有多麼悲慘和無助。

在這樣的時代裏,殘忍往往突破人的道德底線:母親將孩子扔在草叢裏,以免雙雙餓死;父親將女兒送給別人吃,又從他人手裏換回另一個女孩子來裹腹;千裏平原上,隻有白骨累累!土狼將肚皮貼在地上爬行,空中飛舞著等食腐肉的鷹隼……這些場景,馬子建雖然還未看到,但前日黃巾的暴行,已讓他窺一斑可知全豹。

由此,當馬子建聽聞李嚴那言辭激烈的控訴時,他便知道李嚴口中的‘魚肉百姓’,真的是指將百姓當做了魚肉。他們的那些行徑,可遠不是前世社會的坑蒙拐騙那麼溫柔簡單。

在這樣的世道裏,人命就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也由此,馬子建決定設法取走那些作惡之人的命,也屬天經地義。

平複了一下心情,馬子建才回頭打消這冷厲的氣氛,向一旁的李嚴和鄧羲問道:“前日我收攏的那些百姓,如今狀況怎樣?”對於府衙裏的大事小情,馬子建也基本看出來了,以前那個秦頡也就是個甩手掌櫃,全由這些郡吏操持。也幸好南陽乃大郡,有鄧羲和李嚴這樣的能吏,才使得秦頡能這樣胡來。

之所以問百姓那事,一來馬子建也的確關心,二來便是他隻能想到這事了。

李嚴和鄧羲聽聞馬子建竟然記得此事,麵色不由又欣愉了一絲。不過,兩人臉色很快就又憂愁起來:“郡守,如今戰亂紛繁,各處民不聊生……”

“打住,”馬子建一聽鄧羲也要四個字,當即就覺得頭大,幹脆說道:“子孝、正方,你也知本郡守就是個武夫,不過粗識文墨而已,真若裝模作樣與二人賢士暢談,便恐貽笑大方了。二位不知能否那個……體諒一番?”

鄧羲和李嚴被馬子建這麼一打斷,不由對視一眼,莞爾又矜持地微微一笑。這個動作,表明二人對馬子建已經不怎麼見外了。隨後,鄧羲重新組織了一下語言道:“郡守,屬下之意是說眼下黃巾大亂,各地流民紛紛湧入大郡尋求庇護。郡守大人有仁義之心,乃是好事兒。可南陽一地如今又要供給鄉勇糧草輜重,又要收攏數萬流民,已然捉襟見肘……”

鄧羲話音剛落,李嚴在一旁也忍不住接嘴道:“況且,各地流民皆以宗族、地域劃地而居,人心動亂下,彼此相互侵攻爭奪之事便更加常見。加之那些民壯鄉勇又……”說到這裏,李嚴意識到眼前就是那些民壯鄉勇的頭兒,不由趕緊解釋道:“屬下非有置喙郡守之意,事實上,郡守手下那三千鄉勇,倒是從未侵擾過流民百姓。”

馬子建當然知道李嚴剛才住口不言的話是什麼,無非便是蘇代、貝羽、趙慈這些家夥手下的兵非但不幫忙,還帶頭作亂魚肉百姓,使得南陽本地百姓更加排斥這些鄉勇。

至於說馬子建手下的兵沒做到這事兒,他就有些汗顏了。因為這事兒根本不是馬子建的功勞,而是那位韓信大將軍。

那時馬子建剛穿越過來,而韓信一同跟來時,便穿越到馬子建手下一位叫做韓行的馬仔身上。那位韓行以前做的好像也真的還行,反正當馬子建任命韓信為校尉,統禦手下所有將士,那些鄉勇都沒出聲反對。

起初韓信統禦這支軍伍的時候,手下那些鄉勇也跟蘇代、貝羽、趙慈手下差不多。但韓信聞聽此事後,當即將兵勇都召集過來,當著所有人的麵,提出跟那些帶頭魚肉百姓的兵痞性命相搏。隨後韓信一連斬殺十三人的頭顱,一舉在軍中建立了絕對的地位。

在軍中,對於那些刺頭兒,韓信的做法無疑是最立竿見影的。隻不過,一想起這點,馬子建忽然便又疑惑起來:韓信大將軍打仗的確是很牛掰的,可他的個人技擊水平,什麼時候也那麼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