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婉轉柔美的鳥鳴聲中,少女推開房門,走進院子。強烈的光芒,刺得她眼睛一痛。
太陽正熱烘烘地在天邊掛著,一點兒也不像剛從山巔升起的模樣。刺眼的陽光,映得萬裏無雲的晴空藍得發暗。遠處有一個小黑點正在天上緩緩盤旋,那是一隻鷂鷹,它不慌不忙地撲扇兩下翅膀,然後懶洋洋地將雙翼張開,一副悠哉遊哉的模樣。
天終於晴了。
少女秀兒感歎的天晴,並不隻是指的前天和昨日連綿的雨,而是連帶著整個宛城。
三日前,自家的郡守大人出城與黃巾賊一戰。秀兒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但她卻知道,郡守大人最後帶著一大群騎兵歸入了宛城,並且召集百姓告知他已將黃巾賊酋馮越,驅逐出了宛城。
隨同那些騎兵一塊入城的,還有蘇代、貝羽、趙慈三人的腦袋。
對外的宣稱,這三位大人是與黃巾力戰而死。隻不過,郡守大人卻將三人的腦袋懸在了城頭——這完全不是對待戰死功臣的做法,百姓們再聯想到這三人的種種惡行,不由都想到了什麼。
緊接著,交戰後的第二日,即便天上還下著雨。府衙當中的那些人便全體出動,將蘇代、貝羽、趙慈三人的府邸抄沒了一空,將他們霸占的田地、地產、錢糧全都充了公,隨後又投入了宛城的賑濟屯田事務當中。
並且,府衙的人還張榜安民,告知宛城所有的百姓,蘇代、貝羽、趙慈宣稱侵占流民屯田一事,根本子虛烏有,是黃巾賊有心製造的謠言。
黃巾賊造的謠言,能讓蘇代、貝羽、趙慈他們三人赤膊上陣,跟百姓們搶屯田?——百姓們不是傻子,根本就不相信郡守大人這樣的說法。
可是,百姓們卻又願意裝傻。當郡守大人冒著雨告知他們這個消息的時候,那些百姓們當中,很是有一些人當即便大喊道:“哦,原來如此啊!那些黃巾賊,實在太可惡了!”
緊接著,所有的百姓也都好像都信了這麼一個蹩腳得不能再憋的說法,一致譴責黃巾賊陰險,破壞宛城的團結穩定。秀兒那時就在郡守大人身後,為他撐著一把根本遮不了多少魚的油紙傘。那一刻,秀兒清楚看到,自己的郡守大人望著百姓們,露出了一個很狡黠又會心的笑容。
籠罩在宛城上空的陰雲,就這麼一朵接著一朵悄無聲息地消弭了。無論是蘇代、貝羽、趙慈這些害民賊的內亂,還是黃巾賊酋馮越的侵擾,好像都敵不過郡守大人的英明神武。
這三天,雖然天上下著雨,但從郡守大人到府衙的尋常小吏,都暗自鬆了一口氣,城中緊張的氣氛也大大緩和了不少,就連城門開啟的時間都有了些許延長。
想著這些,少女蘿莉秀兒的腳步不由便輕快了許多。此刻,他要跟城外的郡守大人送早飯。
在秦漢時代,人們一般都隻吃兩餐,早上叫大食,吃得多,因為要幹一天的活。晚上叫小食,吃完了睡覺,所以吃得少一點。不過到了東漢末年,除了極貧困的農人,人們已經都改為三餐了。秀兒這次給馬子建送的,就是早餐。
“秀兒姑娘,您這是為郡守大人送飯啊?見了郡守大人,可要替小老兒帶好啊。要不是郡守大人,小老兒早就成了路邊的枯骨。”
“秀兒姑娘,這裏還有幾枚雞子,你帶過去給郡守大人。”
“秀兒姑娘,這是小兒從野外采來的果子,你也一並給郡守大人送去。讓郡守大人用過飯後,吃幾個消消食。”
……
一路上,秀兒姑娘被各式各樣的百姓問好,大多是拜托她轉達對郡守大人謝意的。單純年幼的秀兒,看到自己的主人如此受百姓愛戴,不由便覺得自己有義務維護主人的形象,一一向這些百姓客氣地回了話。
可她這麼一耽擱,圍上來的人就越來越多。秀兒看到天邊的太陽越升越高,想著郡守大人恐怕在田裏都快餓死了,不由對著百姓大叫了一聲:“諸位的好意,秀兒替主人代領了。主人還在田裏,這會兒還沒吃上飯,恐怕就要餓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