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蕩寇將軍那個妖豔貨!(1 / 2)

身為孫武之後的孫堅,自然不可能不知道萬弩齊發之陣。

弩是大漢之利器,萬弩齊發之陣更是對抗匈奴等外族的最強大軍陣。當年李陵五千敵十萬,直至弩盡才被擒,就是用的這種軍陣。

弩比弓箭易操作,射程遠,射得準,威力大。在這種冷兵器戰場,它是最接近熱武器的一種戰爭利器。而由弩組成的萬弩齊發之陣,曾令北方胡族聽而生畏,不敢與爭。

隻不過,這樣的陣法,已在大漢失傳百餘年。大漢之後的不少名將兵家,都致力投身想恢複這樣的戰陣,重現大漢橫掃漠北的輝煌,但卻無一人成功。由此,這也成為了所有名將兵家的遺憾。

其中的原因,自然是多方麵的。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原因,便是自李陵之後,已無人能動用那麼多的弩。

雖然,比起弓箭來,弩有著很多的優點。但它也不是沒有缺點,首先便是弩受天氣影響比較嚴重,然後還有製作精密,易於損壞的弱點。但最最大的一個弱點,就是相比起弓箭來,製造起來太昂貴了。

強秦一統六國時有萬弩齊發之陣,那是因為秦國經商鞅變法後極度強盛,嬴政奮六世餘烈才能那般敗家;漢武帝橫掃匈奴的時候,也有萬弩齊發之陣,那是因為武帝時經曆了文景之治的財富積累,才有底氣揮霍。

歸根結底,萬弩齊發之陣失傳,不過一個‘錢’字罷了。

但是,擺在孫堅眼前的,卻沒有那麼大的障礙。漢朝到了此時,弩因為乃戰場利器且昂貴的特點,被朝廷勒令隻許京師的北軍使用,其他郡國兵都不準用弩。此番出征平定涼州叛亂的兵士,正是以京師北軍為主體的大軍。也就是說,他們是有弩的,並且還不少!

更令孫堅興奮的是,據說李陵所率領的那支精兵,正是從丹陽及江東一地招募過來的。時至今日,假如他孫武的這位後人,所率領的江東子弟,恢複了這萬弩齊發之陣。那非但平定涼州叛亂指日可待,更可在戰爭史上大書特書,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於是,當馬子建說出‘萬弩齊發陣’的時候,孫堅才會那般激動。畢竟,這等莫大的榮耀和千古聲名,是哪個武將不夢寐以求的?

“將軍果真會萬弩齊發之陣?”孫堅咬牙切齒地再度向馬子建問道,他那赤紅的眼神,分明在告訴馬子建:假如你還戲弄我,我就是拚上弑殺上司的罪名,也要先剁了你!

這個時候,弩這等利器已然不是問題,孫堅缺少的,就是萬弩齊發陣。這樣熱切的渴望,使得孫堅容不得馬子建來任何一點的不正經!

隻是孫堅不知道,馬子建要的,就是他此時的熱切。見時機已然成熟,馬子建也不再耍寶,反而認真而嚴肅地說道:“我的確知曉萬弩齊發陣,但你卻不可以問我從何得知的。你是聰明人,自然知道為什麼。”

孫堅聞言又是一愕,看著此時一臉凝重的馬子建,他猛然想到了什麼。隨後同樣認真而嚴肅地點了點頭,給了馬子建一個莊重的承諾。

孫堅以為,這陣法自李陵之後失傳,眼前這位蕩寇將軍無論如何得知,也必然撇不掉李陵一事。而李陵投匈奴一事,正是大漢的一處傷痕。揭傷疤這種事兒,無論哪個朝代都是不好玩兒的。

隻可惜,孫堅永遠不知道,馬子建哪裏懂得什麼萬弩齊發之陣。他要拿來魚目混珠的那種陣法,完全就是在欺負孫堅不是穿越人士而已——即便,那種陣法已被後世考證,極有可能就是萬弩齊發陣。

甚至,為了故弄玄虛,他還繼續忽悠孫堅道:“孫司馬,你或許不知,後世之人以為萬弩齊發陣指的就是字麵上的意思。可你是否想過,當初李陵隻有五千人,為何所用陣法也是萬弩齊發陣?”

“懇請將軍不吝賜教。”巨大的誘惑在前,這時候的孫堅對馬子建表現得已經十分恭敬了。

“其中的緣故,便是因為萬弩齊發朕的精妙。萬弩齊發並非指弩箭龐大、威不可擋,而是因為此陣一旦布成,弩箭則如狂風暴雨、連綿不絕,騎兵根本尋不到間隙衝入陣中。如此,李陵才會在箭盡之後被俘,倘若李陵再有十萬支箭,那十萬匈奴騎兵非但不可能俘獲李陵,更會成為李陵名耀千古的滔天大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