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將領的部曲親衛,說白了就是私兵。
這些私兵的來源,就是將領中的佃戶。隻不過,比起一般的佃戶,擔任親衛的這些人所交的田租自然會有優待。同樣,出征時的戰馬、兵甲等一應物資也都由將軍撥付。
所以,這些人本應該是最忠心將領的一群人。漢末三國時代,很多親衛都會奮死不顧相救主公,就是出於這個原因。因為即便他們戰死了,他們的家人也能得到將領的體恤照顧。可一旦將領陣亡,那這些親衛雖說不會立刻自謀生路,但也絕對沒了依靠。
但若說到這些親衛蠢不蠢,那是絕對不用質疑的。這些親衛常年跟在將軍左右,居住在世界第一大都的雒陽,出入王侯將相、王門望族之家,其眼力、見識、心計比起尋常百姓不知強了多少倍。
但馬子建偏偏說他的親衛很蠢。
真是這樣嗎?
當然不是。
非但不是,他反而是嫌自己這些親衛都太聰明了。就如馬援所說,這些親衛久在油罐裏混,早就練出了一身的油滑。
那麼,讓這些家夥當親衛合適嗎?
當然也不合適。
不用任何推理,馬子建便知道,假如這位親衛長和二虎子同在自己身側,一旦刺客來襲。二虎子必然會一句話不說,撲上去就替馬子建擋刀。可那位親衛長,恐怕就會一下跳開,嘴上吵嚷著:“將軍莫怕,有屬下在必然不會讓刺客……啊,將軍莫慌,屬下這就去叫援兵……將軍,屬下還有老婆孩子,將軍你給我頂住啊!”
選擇親衛,忠誠毫無疑問是要排在第一位的。見識、聰慧、武力這些全都是次要的,畢竟見識可以增長,聰慧可以磨練,武力也可以讓韓王信指點。唯獨這忠誠,一半在於培養,而另一半則完全源於親衛的本性。
所以,當馬子建學會《鬼穀子》,籌謀著將這座軍營改寫的時候,他自然也不會忘了這些身邊的人。事實上,他這個心思比整治這座軍營來的還早。當初那些親衛不聽他號令上前斬殺那些執法隊的時候,馬子建便開始漸漸疏遠了這些人。
現在時機成熟了,他自然不會忘記這一點。於是,麵對那位親衛的反問,他極其強硬地反問道:“本將要如何處置自己的親衛,難道還需你來過問?”
“屬下不敢。”相對於那些驕兵悍將,這些親衛其實是最沒有資格和底氣同馬子建討價還價的。
畢竟,那些驕兵悍將完全可以拚著什麼都不要,就在軍營裏當個人人呼來喝去的民夫雜役。可人家還是能在吃糠咽菜的時候,心裏繼續鄙視著馬子建,維持著人家的風骨。但這些親衛一旦被驅逐出去,就成了一無所有的百姓。即便想繼續當兵吃餉,也隻能去別的軍營。更不要提,他們大多數還有父母老婆孩子要養。
“那……將軍,我們如何才能不被驅逐出去?”這時親衛們開始有些慌了,其中一個當即舉手問道。
“很簡單,隻要等這些兵丁完成所有訓練項目,他們來競爭親衛的時候,你們能擊敗他們,他們自然就失敗了。”
“將軍,那請讓我們明天也一齊參與操練罷!”畢竟是大雒陽走出來的,馬子建隻這麼一點撥,他們當即反應了過來。
料理完這些親衛,底下的兵士已等得不耐煩了。看著此時眾生百態、各有所思的狀況,馬子建便知道,自己其實已經贏了。
不過,對於普通兵士來說,這大高潮才剛剛開始。他們按照馬子建的要求站定,隨後又被馬子建和孫堅的親衛在他們的脖子上拴上了一根細線,線的下端綁個小石頭,在石頭下方再放上一小堆石灰。
士卒在立定繃直身體時,石頭碰不到石灰,但隻要一放鬆,石頭就會擦到石灰。如果正好看到誰放鬆,還會發現線在晃悠。由此一來,那些想偷懶耍滑頭的家夥,就隻能憑真本事兒了。
不過,這樣的做法,恰恰得到了所有參與選撥的士卒擁護。畢竟數萬人一起站,要是沒有這樣法子,根本保證不了公平。
比賽一開始,將近就有一半的士卒被接連判定不合格。倒不是他們不用心,而是這些人先天有缺陷。比如那位羅圈腿兒的,身子總會忍不住晃悠。而大部分士卒,卻是因為駝背被淘汰的。漢代即便是六郡良家子,也是要種地的。他們整日勞作,年紀輕輕就有不少駝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