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董卓中計(1 / 2)

西涼董卓,那是一個魔鬼,一隻豺狼。

對於任何一位知曉漢末三國曆史的人來說,他一直都是這樣的形象。隻是,馬子建卻知道,人生在世,英雄不是一天練出來的,奸人也不是一天打造成功的。

此時的董卓,還遠不是後來那個喪心病狂的漢末混世魔王。此時的他,用一心報國的熱血青年來形容,可能有些不合適。但公正一點,人家董卓現在還真是這樣的一位醜黑胖子。後世不少史學家分析,這家夥的野望崛起,正是這一次抗擊羌胡大軍的失禮,才讓董卓看到了漢朝的腐朽無能。

這家夥粗猛而有謀略,臂力過人,騎馬左右射箭,甚是了得。他年少的時候,就曾經跑到少數民族地區跟人家玩了,所以隻要在羌胡之地,提起董卓的名字,他們無不肅然起敬。

就這麼一個不安本分的家夥,初出道時,竟然是以良家子為羽林郎。其實仔細研究,這也是不奇怪的。很多青年,剛踏入社會,不都是腰板很正,一副為天下而請命的模樣嗎?後來如何?有些不還是沉淪了嗎?嚴重的還混成了遺臭千古的奸人。

董卓年輕時,也是很有追求的。他第一個跟隨的是涼州三明之一的張奐,在軍中任職司馬,共擊叛羌,有功,被拜為郎中,還得了九千布匹。被拜為東中郎將之前,他換過幾個工作。先是當西域戊己校尉,犯罪被撤職,後又被拜並州刺史,河東太守。

此番征討涼州叛亂,是他在河北平定黃巾叛亂之後的事。漢朝這個時候名將凋零,劉宏沒有可用之人,便又複起董卓跟隨皇甫嵩來這裏平定叛亂。後來皇甫嵩被宦官打壓,董卓便一直奮戰到現在。

麵對眼前的羌胡先鋒,董卓看到的便是一份份的軍功。他高舉寶劍,策馬狂奔,三千騎西涼鐵騎如影隨形緊緊跟隨在他身後。龐大的騎陣仿佛來自地獄的幽濤,挾裹著踏碎一切的威勢,如天崩地裂,如驚濤拍岸,向著前方的羌胡叛賊漫卷而來。

他渴望軍功,也渴望殺戮。在西疆這片荒莽的土地上,沒有人不渴望這些。隻不過,董卓想要的,比尋常人更多一些罷了。

腳下的大地有如潮水般往後倒退,天地間隻有成千上萬匹健馬同時叩擊大地所發出的轟鳴聲,整個世界都在戰栗、在顫抖,環宇乾坤,天地唯我!烈烈豪情在董卓的胸膛裏熊熊燃燒,灼熱了他的雙眸。

“殺!”

董卓大吼一聲,手中寶劍狠狠斬落,同時一撥馬頭,斜斜地駛向了騎陣的側方。

“殺!”

三千西涼健兒轟然回應,聲如炸雷,數千隻鐵蹄攪起漫天碎塵,如滾滾鐵流瞬時越過了董卓繼續往前衝刺,最前麵的一排騎兵將直指虛空的長矛壓了下來,幾百支鋒利的長矛刺碎了頭頂的陽光,形成一片令人窒息的死亡森林。

後幾排騎兵將手中的斬馬刀高舉過頂,鋒利的冷輝令天空的烈陽都為之消退。

然而,出乎董卓意料的,前方同樣有著三千的羌胡叛賊,看到自己猛衝過來。竟然沒有一絲抵抗的意思,他們驚慌而散亂,一個個拚命掉頭,四處狂奔。就如被狼群驚擾的羚羊,幾乎一眨眼間,爆發起速度的羌胡叛賊便與西涼鐵騎拉開了距離。

這其實很好解釋,相對於全身摜甲的西涼鐵騎,那些羌胡勇士都隻披了一件毛皮。甚至大多數人還光著上身,並且,他們還都是一騎雙馬,這樣輕裝上陣,逃跑起來也比西涼鐵騎快很多。

但董卓還是想不通,為何一向驃勇善戰、悍不畏死的羌胡勇士此番這般怪異。但很快,董卓便不疑惑了,因為那支羌胡部隊當中明顯還有漢人,那些漢人正一個個驚懼高喊著:“是董卓,是西涼那個屠夫董卓!快跑啊……”

董卓當然知道自己的威名,但他卻沒有想到自己的威名已可如此讓叛賊望風而逃。既然如此,那也不必多說什麼了,董卓更加誌得意滿地揮劍,高吼道:“兒郎們,隨我殺,莫要墮了我董仲潁的聲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