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要啥自行車?(1 / 2)

這些天袁紹的表現,一一不落地被馬子建等人看在眼中。這些人都是穿越老司機,一個個鬼精鬼精的,自然都看出了袁紹對他們的忌憚。

對於這種事兒,馬子建其實也比較理解。假如他是袁紹,也會對自己這一方如此忽冷忽熱、遊移不定。

畢竟,瞎子都能看出來,項羽已成十萬大軍之魂。這樣的人存在,對於袁紹這位主帥的威信而言,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不過,理解並不表示讚同,也不表示就能接受。

相比起曹操的冷酷來,馬子建更瞧不上袁紹這種優柔寡斷的作派。

人家曹操當初也麵臨這種狀況時,完全本著公心,果斷地便做出了讓項羽出戰的決策。事成,曹操至少沾攬擊敗皇甫嵩之功;事敗,人家曹操也算除掉了心腹之患。

幹大事兒,要的就是這幅果斷。不出手則已,一出手就要見分曉、有利益。

可袁紹雖然出身名門望族,但這胸襟跟曹操比起來,就有些相形見絀了。當然,這或許跟他早年在袁家飽受冷眼欺淩的經曆有關,但不管怎麼說,如今袁紹身為十萬大軍的統帥,卻隻將眼光放在跟項羽鬥氣方麵,實在有些跌份兒,而且全無公信可言。

尤其這‘鬥將’一事,除卻能顯擺一下他袁紹的統帥身份外,從頭至尾根本就是在畫蛇添足。

基於這些,馬子建今日此時,才堅定了背著袁紹單飛的決心。

“關東這些群雄,不管是各懷鬼胎、還是一心為漢室,都跟咱們不是一路人。他們因為眷戀手下的兵馬、權勢,跟在袁紹屁股後麵陽奉陰違。可我們卻沒有這等忌諱,早日脫離袁紹,擊敗董卓歸正曆史才是正途。”

一句話將自己等人同關東群雄分離開之後,馬子建便將話題引導到了解決方案上:“不過,我們現在明麵上畢竟還是袁紹的麾下,就算要自立門戶搞一搞小動作,怎麼著也要比那些諸侯玩的陽奉陰違手段要高明些……”

說完這些,馬子建就開始捏著下巴,眼珠亂轉,思索著什麼陰謀詭計。

一旁的趙括卻顯得很輕鬆,邊玩遊戲邊開口道:“司長,此事並不難。之前你已經一手將袁紹扶到了十萬大軍統帥的位置,袁紹縱然忌憚我等,但表麵上也要做出一副寬厚待人、知恩圖報的形象。故此,我等隻需找些無關緊要的借口先遠離關東大營,再趁夜拔營遠遁即可。”

說完這話,趙括才安逸地關上手機,顯然又贏了一局,心情大好:“不過,脫離方式雖不難,但難就難在這脫離的時機上。如今董卓重兵屯駐虎牢,又封鎖雒陽八關。我等縱然可脫離關東大營奇襲其他關隘,甚至即便入主雒陽,也無濟於事。畢竟此時董卓大軍敗跡未露,雒陽也不過一座空城,我軍若孤軍深入,反倒會被董卓一口吞掉。”

馬子建聞言不由點頭,事實上他發愁的其實也正是這點:曆史上,孫堅入雒陽,那是堂堂正正將董卓打得屁滾尿流之後的事兒。現在自軍縱然可以奔襲雒陽,可董卓十二萬大軍絲毫未損,士氣猶在。縱然自軍能在雒陽城中跟董卓大軍打打巷戰,拖延一些時日,但糧草不繼,外無援軍,久則必敗。

或許,有些天真的家夥,還想著以此為契機,指望著跟袁紹裏應外合共擊董卓。但熟知曆史的馬子建卻知道,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兒。

曆史上王允就是個可憐的例子,他苦心積慮地刺殺了董卓,然後就想著迎關東群雄入關中共保社稷。可惜,王允至死也沒有等到關東群雄的一兵一卒,隻等到了鋪天蓋地的西涼叛軍。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關東群雄討董不過就是一場作秀表演,隻有打著討伐董卓的旗號,他們才能夠違背漢製征募兵馬,將治下大權統統攬入手中。至於說漢室社稷、以及忠孝理念這些,在觸手可及的權力麵前根本不值一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