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即使大唐相比起前朝那種推行“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兩個未婚男女,在成婚之前連麵都不一定會見過的情況來說好得太多,尤其世家勳貴時常舉辦各類宴會,多的是在這樣的宴會中相識相知進而相惜相愛的男男女女,但,這樣的情況也是少之又少。
更多的是兩家人見過麵後,彼此覺得對方兒女的條件適合,遂在自家兒女不讚同,卻也不反對的“模淩兩可”的情況下,為彼此定下這樁婚事。
可,這樁婚事的保鮮期,又會是多久?
即便,大多受著“三妻四妾”教育長大的世家子弟們,都將那些或溫柔或嫵媚或嬌俏或可愛的美人兒,當成自己辛苦忙碌一整天後,給予自己精神和**上的一種“撫慰”的消遣玩意兒,並不將她們放在心上。
偶爾覺得某個美人兒言行舉止特別契合自己心意,卻也隻會多寵愛一段時間,從不會越過自己的正室,更不會明裏暗裏地下自己正妻的臉麵。
而,這人的正室,因為多年受到的教育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也大多不將此事放在心上,更有一些人會或賢淑或大度或良善地在自己不方便的時候,主動提出為自己的丈夫納妾置姨娘。雖不能做到“生母”那般對待府裏的庶出兒女,卻也能做到一個“嫡母”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但,人心易變。
更何況,愛情有“朱砂痣和蚊子血”的說法,而,婚姻也有“三年和七年之癢”的說法。
那麼,誰敢肯定,這人就不會被一個“要容貌沒容貌,要才華沒才華,要身份沒身份”的女人給吸引住全部的心神,從而覺得找到了自己此生的“真愛”呢?
到了那時,與他風雨同舟幾十年的正妻,又將落得一個何等可憐又淒愴的結局?
……
當然,這樣的人,說實話,還確實不多。
更多的,卻是那種即便遇到了“真愛”,卻也會因諸多顧慮,而不敢,也不能明目張膽地做出“寵妾滅妻”的事情。
至於安國公和淮南王這兩位?
說實話,還真當不起“寵妾滅妻”這四個字。
之所以折騰出這樣一個名聲,除了隱於幕後之人的推波助瀾,煽風點火和落井下石外,就是來自於他們正妻兒女每次出府赴宴時,言談舉止間流露出來的那些“獨特”的信息了!
……
越想,就越發愁緒滿腹,憤恨憋屈不已的傅四爺,忍不住拿手敲向身旁的軟塌,一下比一下地重:“我就知道……這,就是個狼崽子……”
“果然,老話說得對——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有那樣的一對兒父母,教導出來的兒女,又怎不會‘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隻恨我當初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竟然天真地覺得那老鄭確實是一個可憐的……”
臥槽!
如今,真正可憐的那人是他,才對啊!
如果您覺得《炮灰打臉日常》還不錯的話,請粘貼以下網址分享給你的QQ、微信或微博好友,謝謝支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