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良低喝道:“少說廢話,俺且問你,玉璽在哪?”
小太監一聽問玉璽,心裏一盤算,要想活命就得帶他去。
於是小太監開口答道:“我知道玉璽在哪,我帶壯士去吧,不過還望壯士能饒了小的一條狗命。”
徐良見這小太監挺識相,便把金絲大環刀倒插在了身後,一把提起了小太監,一百多斤的小太監在徐良手中跟沒拎東西似的,拎的異常輕鬆。
徐良口中說到:“你指路便可,待俺拿到了玉璽打暈你便是了,不會傷了你的性命。”
聽到這小太監也放心了,對著徐良一頓千恩萬謝。
本來這宮中來來往往巡邏的士兵數不勝數,但今天,是張讓集團跟何進集團決戰的日子,這兩派的士兵都離開了宮裏前往了洛陽城內廝殺,剩下的士兵便沒有多少了,再加上劉辯寢宮響起了喊殺聲,剩餘的士兵也就都趕往了劉辯寢宮護駕。
所以徐良這一路彎彎繞繞的走來,竟是隻碰到一小隊士兵,徐良看著這不到十個人,完全生不起戰鬥的欲望,外加手中還提著個人,使著金絲大環刀也不方便。
於是徐良從百寶囊中掏出暗器將這幾名士兵了解了,繼續提著小太監去尋找玉璽。
就這樣,在小太監的帶領下,徐良順利的拿到了傳國玉璽。
徐良打量了一下玉璽,發現這玉璽確實跟劉鋒說的一樣,少了一個角,看來是真的。
傳國玉璽相傳由秦始皇所製。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統一天下後,命能工巧匠以藍田玉為材料,琢出了一塊傳國玉璽。
又命丞相李斯在其上篆“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蟲鳥字,由玉工孫壽刻到上麵,將之作為皇帝繼位的憑信,打算一代一代傳下去。
另也有說法稱此傳國玉璽取材自和氏壁。
從此,這個四寸大小的傳國玉璽便成了曆代皇帝作為正統繼承者的標誌。
秦滅漢興,傳國玉璽被獻給漢高祖劉邦。
西漢末年,兩歲的皇帝劉嬰登基,傳國玉璽由王莽的姑母漢孝元太後代管。
王莽篡權後,命大臣王舜向孝元太後索取傳國玉璽,孝元太後雖為王家人,卻忠心於漢朝,不肯交出。
被逼不過的孝元太後一怒之下將傳國玉璽擲在地上,玉璽的一角因此被摔掉了。
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盡管手藝精巧,但玉璽終歸是留下缺角之痕。
這也就是為何傳國玉璽缺了一角的原因。
徐良得到了玉璽,便小心心翼翼的將玉璽包好,放入了百寶囊中,提著小太監走了出去。
小太監一看徐良雖然得了玉璽,但並沒有釋放自己的打算,這下他可慌了神,急忙說到:“壯士,難道您打算出爾反爾?”
徐良一皺眉:“俺說你這個人,急什麼,俺說了不殺你那便不會殺你,但俺也說了,會將你擊暈免得你通風報信,難不成你想讓俺把你擊暈在適才的屋中?”
小太監一聽也是,要是玉璽丟了,自己被打暈在屋裏,那可真是百口莫辯,到時候想死都難,身上這一百多斤肉還不得被活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