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假天子竟然蒙騙了他們這麼久,這使得這些大臣們都是滿心的羞愧。
這些諸侯剛剛出發,董卓授意的詔書便發了出來,詔書的內容是天子劉辯,輕佻無威儀,自感無才無德,故將皇位禪讓給陳留王劉協,告知天下,命各路諸侯前往長安城朝拜新天子!
但董卓的動作還是比劉鋒慢了一步,董卓的詔書發出之時,這些大臣和諸侯們已經對此事有了定論:
董卓就是個竊國逆賊,十句話裏麵有八句是假的,這人的話可不能信。
不過也有親近董卓的諸侯揣著明白裝糊塗,不去薊縣朝拜劉辯,而是選擇前往長安朝拜劉協。
幽州,薊縣,劉辯登基所需的物件都已經準備齊全,皇帝的冠冕、龍袍,以及龍椅、龍床、掌扇、黃羅傘蓋、天子禦駕等物件,一樣都不能少。
掌扇就是宮女站在皇帝身後,撐起來的跟羽毛扇子差不多的皇家用具。
黃金羅蓋,即為皇帝出巡的時候由宮女跟在,在皇帝身後打著的一種儀仗用具。
天子禦駕,即為打造一輛富貴堂皇十分有β格的的馬車,然後再精選六匹高矮相同的白色駿馬,這便是書中所謂的“天子出巡,駕六馬”。
除去這些,還有一樣必不可缺的東西,準確的說不是東西,缺的是太監。
新皇登基,沒有太監怎麼能行呢?
但在挑選太監的問題上,劉鋒卻是犯了愁。
因為一般入宮當太監的都是家境貧寒之人,可現在的幽州,已經不是昔日那個苦寒之地了。
現在幽州百姓普遍都很富裕,已經發家致富奔小康了,家中有錢,誰還願意讓自己的孩子入宮當太監呢?
把命根子割掉之後,這一輩子也就這樣了,想接上,可以,做夢接去吧!
洗洗睡吧,夢裏什麼都有。
所以劉鋒便花了大價錢和大力氣,從其他州郡尋找了一批太監。
這選太監也是個技術活,歲數太小了不行,歲數太大了還是不行,超過二十歲的一律不收,這是規矩!
而且太監還不能選呆頭呆腦的,得挑機靈能幹的,五官端正的。
單是選太監這一個活,就讓劉鋒耗費了無數腦細胞。
還好,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不對,是重賞之下必有太監。
劉鋒絞盡腦汁的挑選出了一百多個十七八歲的少年郎,進行了淨身,然後讓他們換上了嶄新的太監服,又派專人帶著他們日夜學習禮節。
學習的具體內容是:如何當一個合格的太監。
至於選宮女,倒是比選太監容易的太多了。
畢竟宮女不用進行淨身,用不著少什麼關鍵的部位。
而且入宮之後,如果命好被天子看上,還可以飛上枝頭變鳳凰,一舉躍身到嬪妃的行列。
從而讓家族也跟著沾光,飛黃騰達,搖身一變,成為皇親國戚。
皇親國戚,這對所有平民百姓來說,都是一個抵不住的誘惑。
退一步講,就算沒有成為嬪妃,混成了嬪妃的貼心宮女,那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主子有口飯吃,那就不會虧待她們這些下人,若是主子得寵,她們的身價和俸祿賞錢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