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魯玉樹(1 / 2)

雨夜伴隨著“轟隆”的雷鳴,幾乎響徹整個天際。又看整個村的棚子裏都是雞飛狗叫的聲音。有屋簷底下低語,歎道這雷打的不合時宜。要是再晚幾個月,到春季的雨水才是莊稼人心喜。

晚秋和初冬好像在後半夜完成了交接。天空泛著魚肚白的時候,知青們才坐著“轟隆隆”的綠色大卡車進了村。起得早的早就上去瞧稀罕了。

這時候還不到淩晨五點,頭頂一片還是濃的化不開的墨汁。知青們喜氣洋洋的來到了大屋劉,這村子最早的知青還是兩年前來的。到了今年,上山下鄉已經從自發組織變成了硬性要求。成批的車子載著歡聲笑語,躊躇滿誌。隻有鍾老爹精神不濟的坐在角落,跟在他旁邊的鍾老太也是昏昏欲睡,作為年輕人,鍾敬賢後半夜也擋不住沉沉的睡意....

他是被一首《東方紅》給吵醒的。

到了村門口。就不再允許縣城的車子往裏走了。於是青年們頭戴小軍帽(無徽章)胸前還有一朵大紅花。肩上背著一個“軍挎”。劉七叔叼著煙湊上去看了一眼,發現是為人民服務幾個鮮紅的大字,稱讚起那些年青人起來:“同誌們。你們都是思想覺悟高的一批年輕人呀。”

他說的話說到這群人的心坎裏去了。男同誌們相視一笑。也跟著跳下了車。

到目前為止,都是一派其喜洋洋。除了某一位不爭氣的女同誌,跳下車的時候還崴了腳。她強撐著說:“緊跟統帥黨主席,廣闊天地煉衷心!”

這個人就是魯玉樹了。

她從燕地過來。剩下的,有的是從遼北過來,有的是遼東,大部分也都是周邊省城而來。於是黨支書也披著晨露迎接這批年輕人,他帶著這群人到了戲台子上,其中有個知青說道:“噯!早請示,晚彙報!支書,咱們現在也該開始了吧。”他話音落地,群情激昂。

劉得力沒見過這樣的年輕人,他愣了一下,又說道:“現在社員都還沒起床呢,你們昨晚沒休息好吧!現在我帶你們去落腳的地方”

“不,我們不累!”魯玉樹鼓起勇氣大喊了一聲。

他們大約都已經路過了掛著牌子的鍾家宅子,這應該是村裏頭最好的宅子了。鍾家書香門第,如今過了幾代,屋子依舊結實,雖然破敗一些,但比起公社裏的辦公室,好了不止一星半點。

劉七叔的煙剛點上,他蹲在石頭上,準備聽聽這些人準備說啥。

申衛生員就是兩年前來插隊的,他臉上在聽到小聲的抗議時候,也浮現出一層微紅。這些年輕人不願意住在鍾宅!在他們看來,這就是舊社會地主住的老窩,該燒了!一把火燒了才好,她們可不樂意住這兒呢。

這樣的話越傳越大。申衛生員捏了一把汗,又求助的往劉七叔的方向看過去。

“既然他們不願意住宅子,按照規定,咱們統一的分配,你找記分員過來,把知青們分一分。往後記工分,也在那戶人家記著。你記著可別說是我一開始的主意,咱們應該配合上山下鄉政策,積極的相應並且配合知青們。”

。。劉七叔說了這麼一大串的話,便提著搪瓷缸走了。心裏卻暗暗罵這些知青不曉世務!好房子不肯住,非要擠到農村破土屋。這是心眼被紙糊了?難不成讀了書,人還真的犯傻了?總歸事情也辦了,他便不再管這些知青。隻管回家做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