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芥蒂(1 / 2)

陶花想到家裏的兩個知青,忍不住就一陣頭疼。

這個年代尤其是農村人都十分熱情,但這種熱情是很複雜的,作為城裏來的知青,他們首先就被當作稀罕瞧,可是一旦住進了家裏麵,早晚碰到一起,就難免有衝突了。

客不客,主不主。不管怎麼相處,都難免不了同一個屋簷底下的尷尬。

而這些知青就更加委屈了。

這不是家裏,當然不敢有小姐少爺脾氣,於是一個個都積極的做家務。但是村裏生活的艱苦遠遠超過他們的想象。這裏冬天的土地又潮濕又滿是汙泥水坑。地上到處都是牛屎糞便。挑水要走半裏地。井水隻有公社裏才有。沒做多久,就讓他們身心俱疲了。

魯玉樹聽了,心想道:“知青所的屋子現在能住人的也就三間,我們修完或許就能住進去了。”能和同齡朋友一起住,她當然求之不得,當即就和陶花做了保證,在開春之前把屋子修起來。

她立刻跑到村民家裏和那些知青說了。

這個建議正中下懷,這些年輕人幾乎想也沒想就同意下來,於是組織了兩批人,一批男青年去找土,女青年則是找草,準備把那幾個窟窿堵上。再者,茅草也需要用麻繩綁起來。這些人雖然沒有蓋過房子,但是依舊鬥誌高昂。魯玉樹聽了他們七嘴八舌的商討,她心裏著急的很。就對一個男青年問道:“你們商量好了沒?”

那個男青年笑了笑,說道:“這蓋房子我們還真沒人弄過,咱們去找村裏人問問吧。”

這時候村裏都是農閑,於是這群知青一窩蜂跑去問人幫忙。吳大山就是個熱心人,他對那個男知青說道:“修房子也不是小事,你們得挑黃泥,按照知青所那塊地方,至少也要十擔黃泥,還有草筋。我教你們,現在漫山遍野都是枯草,你們用鐵湫把土挖開,裏麵的根莖都很結實。攪拌在一起就成了......”

那群知青一聽,臉都綠了。

他們沒想到的是,就三個窟窿,怎麼要花十擔土呢?還有草筋?難道尋常的枯草不能用麼?光泥就要不少,那草筋就更費功夫啦。要修一點,還得混沙進去。吳大山找了個木質類似紡錘的東西出來,並且告訴他們:“用這個捶打土,一直捶結實才行!”

說完,一錘頭論下去,手臂邊一塊碎石飛濺,整個兒炸開。

那個知青一哆嗦,也不敢再叫他幫忙了,幾個人商量了一下,隻好認命的去挑土挖草,隻是眾人心裏浮想聯翩,三兩個人幹一會兒就聊了起來。說起天南地北,又忍不住笑成一團。做了兩三天才挑了七擔黃泥,撿了幾筐枯草。

魯玉樹看眾人悠閑的不像話,忍不住嘀咕了幾句:“狗子坐員兜,不受人抬。”說完,剛糊上的黃泥就裂開了,吳大山一看,就知道黃泥沒打結實。幹脆挽著袖子幹了起來。有他在一旁指導,眾人才勉強幹的像模像樣了一些。

她心裏煩的不行,知道開春之前肯定修不好房子了。隻好在鍾家住了下來。

這段時間鍾家四妮兒通常被大妮背在背上,現在這個待遇沒有了,因為大妮要背著小五。

坐在門檻就聽得到隔壁的小屋子裏傳來的聲音,三妮兒正是好奇心重的時候,她學的很快,因此也跟著屋子裏的聲音一句一句的念。那邊喊一句:“向雷鋒同誌學習”“諒解,支援,與友誼比什麼都重要。”

這邊立馬回應一句:“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

出乎意料,魯玉樹居然沒有發脾氣。她看不起鍾家一家人,卻對打過架的三妮兒沒擺臉色。她覺得三妮兒雖然出身不好,可是難得也有點可取之處。因此就不再管她。知青是十一月底來的,沒過兩天,就下起了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