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賺錢(1 / 2)

和糧食不同,棉花對於土地肥沃並沒有要求。反而是受天氣以及蟲害作用很大。

在淮北地區,棉花作為經濟作物和大麥小麥套作,輪作周期18個月,棉糧結合,水旱輪作。既不耽誤糧食生產,同時也能曾家經濟收入。棉花作用有很多,最常見的就是做填充的棉被。一床棉被少說五六斤才算厚被子。而更加精細的加工則是紡線織棉布。

古往今來,農民的風險和收入都是在最底層,一方麵是因為穀物作為民生的基本依舊收到市場的影響,天氣惡劣,糧食價高,卻人人吃不起糧食!風調雨順則糧價賤。農民收入變低,生活越發難過。因此棉麥稻的生產方式有利於維持收入。

四妮兒換上道具以後就出了空間。此時外麵的空氣寒冷,吹到麵龐上幾乎要結霜。盡管很快就能感受到春意盎然,可是依舊有兩個多月的冷天氣。她看到不遠處提著簍子割野菜的小娃娃。便尋了條小路,繞著出了大屋劉村。這條路上偶爾也有拖拉機拖車板車經過,一袋袋的水泥要繞到山上去.....

而市裏這時候還很熱鬧。年關剛過,工廠就開工了。她想到和上次那對夫妻兩個的話,心裏並不確定那兩人這次還會過來。畢竟糧食都已經給她們了,那對夫妻要是不來,她也找不到人。

她心裏這麼想,幹脆放鬆下來,準備去市裏的供銷社看看有沒有進新鮮的貨物,沒想到剛到門口,就看到一條長龍從屋外延伸出去。遠遠的看到一排排的黑色腦袋,清一色的藍色綠色的大海洋。摩肩接踵,熱鬧的人聲鼎沸,稍稍捂耳朵都是一片“嗡嗡”的聲音。

她提著一個破麻袋,恨不得把這個場景拍下來。

“哎!大哥!這兒哩!”

她扭過頭,聽到一個格外爽朗的女聲在後麵喊出來。她心裏一喜,回過頭去,發現正是上次的那對夫妻,她心裏就想:“這這年代人可真是淳樸。收了我的糧食也不賴帳!”

走上前去,看到那個男的也在,他上前握住了四妮兒的手,高興的說道:“生怕跟大哥錯過了,我們在外麵一個個的看人,沒法子,人太多了。我們也看得眼花。不過還好碰上了大哥,真是巧,大哥吃飯了嗎?”

四妮兒麵上露出了一個笑容,他放下麻袋說:“不打緊,不打緊,你們吃了沒有?.....”他話音落下,又看到男人身後跟著兩個約莫三十多歲的男子和一個四十多歲的女人,這幾個人跟著他,仿佛是一道過來的。都穿著藍布長襖子,有補丁,但依舊十分體麵。

她停下腳步,用眼神詢問男人。

那個男人見她目光帶了疑惑,連忙恍然大悟,一拍腦袋的大叫一聲:“哎呀,你瞧我,我把這事給忘了。大哥,這是我們一個五金廠的,都是認識的老朋友啦,您大可放心。”說完介紹道:“這就是上次的那位大哥了。”

“大哥好!”

“大哥好,吃飯了嗎?”

“剛吃過,您呢?”

“吃了吃了....”

一番寒暄過後,幾個人身上距離感也一下子拉近起來,眾人站在頂風口說話,嘴邊呼出白氣罩在臉上。

那個女的也站起身來,頗有些局促的說道:“大哥,這事沒跟你說我兩也不太好意思。我們擅自就帶了人過來,是這樣.....他們也想買點東西。就是不知道你這手頭上還有沒有糧?

要是有的話,能不能再賣一點糧食給俺?”

她說完,臉上帶著一股期冀和微微窘迫的神情。而身後兩個男子,也連忙上前伸出手握住了三妮兒說:“同誌你好!我們是趙師傅介紹過來的。”說完就遞出雙手熱情的握住了四妮兒的手,用力的搖了兩下才放開...

說話的功夫,女人又從荷包裏掏了一遝票證塞過來,這是上次沒給的錢。她遵照了約定一分不少的又給了她。“你點點吧,看看少沒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