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嫣然從太原的時候就收各種種子試種,到了京城之後立即在李家種了稻田,卻從來沒跟別人說過,她種的是什麼稻子。
這稻子沒有成熟之前,應該看起來都是一個模樣,誰又能一眼看出它的出處。
李約道:“你父親在江南用的稻種,是天竺商人帶來的兩熟稻,早稻是春種夏熟,正好能趕在江南雨季之前收割,卻沒想到稻穀並未成熟卻逢水患,衝走了幾百護田的百姓,你父親因此獲罪,刑部、大理寺會審之後,說你父親與商賈同流合汙,以朝廷試種田地為借口,貪墨朝廷撥下來的錢款。
想要為你父親翻案,自然要弄清楚當年的事,天竺的兩熟稻來自於安南,想必你會溯本求源,直接試種安南的稻種。”
她總覺得四叔很了解她的想法,所以每次與四叔說話都很輕鬆,她不用去解釋,四叔也不用來問。
季嫣然道:“不管是天竺的稻種,還是安南的稻種,我父親是用了幾年的時間才請旨大範圍播種的,當年的事另有蹊蹺。”
李約道:“朝廷設立節度使,是因為朝廷兵馬、糧草不足,每遇戰事就會應接不暇,將邊疆要鎮都分出去,就為朝廷減輕了不少的負擔,如果稻苗種成了,國庫糧食充裕,朝廷自然也就不需要節度使。
當年你父親種稻苗,江家雖然沒有竭力阻止,卻必然暗地裏聯合五姓望族插手此事。”
“種吧,”李約道,“等到稻子熟了,也該有了結果。”
季嫣然不禁笑起來:“怪不得四叔總是在屋子裏看書,因為沒有幾個人能跟四叔說上話,凡事四叔一眼就能看明白了。”
李約道:“你高看我了,隻不過我恰好最近在查看你父親的案子。”
季嫣然也想到了一件事:“當年我父親被問罪,林家出麵求情,這些四叔應該知曉吧?”
李約點點頭:“護國公林讓相信季大人的品性,審案時也是為季大人據理力爭。”
季嫣然心中生出幾分感激。
兩個人正說著,隻聽冉六的聲音遠遠傳來:“原來在這裏,咦,宗長也在。”
冉六不在前麵看熱鬧怎麼會來園子裏。
季嫣然想著就轉過頭去,卻意外地對上了冉九黎探究的目光。
“冉大小姐。”季嫣然有些驚訝,立即走過去向冉九黎行禮,自從太原一別,她們還沒在一起說過話,雖然這次宴席李家向冉家遞了帖子,她也沒想過冉九黎會前來。
冉九黎神情又重新變得端莊自然:“今日裏老太君精神不錯,就讓我陪著來跟李老太太說說話。”
冉老太君和李老太太一直關係很好,李文慶的兩個小姐也想要與冉九黎交好。
冉六一副得意洋洋的神情,顯然是他說動了冉老太君過來捧場。
“原來宗長也來了,方才李老太太還四處尋宗長,”冉九黎說完看向田地裏的稻苗,思量了片刻接著道,“前麵的確太熱鬧了些。”
冉大小姐對四叔這樣的客氣。
兩個人年紀相仿,冉九黎又是常寧公主的手帕交,兩個人應該有些交情才對,但是四叔對冉大小姐卻很冷淡,他身上那種冷落、疏離的表情又浮現在臉上,一副拒人於千裏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