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司嵐笙在心頭打定了主意,不到萬不得已,絕不會動用這筆銀錢。
姑娘的嫁妝都是從小就開始攢著。方家並不富裕,到現在她也沒能給兩姐妹攢上多少,怎麼還能動用皇上賞給女兒的私房?
方孰玉生怕妻子察覺出什麼異常,笑道:“書丫頭果然長大了,這一天比一天有主意。”方錦書在夢裏經曆了先皇太後人生十年的事,這個秘密他一定要藏好,不能讓任何人知道。
明玉院裏一家子和睦喜慶,夜色中的皇宮卻如同有猛獸盤踞一般,森嚴肅穆。
忙了一天的政務,慶隆帝信步走出禦書房,抬頭看著天上的繁星,問道:“你說,朕真的做錯了嗎?”
跟在他身後的,隻有一名忠心耿耿的吳光啟。聞言,他心裏顫了一下。這樣的話,他哪裏敢接?
慶隆帝也沒有想他接,他這時要的,隻是一個傾聽的對象。
“在我兒時,母親告訴我,人死了就會變成天上的一顆星星。這漫天星辰裏,先皇太後是哪一顆,而父皇又在哪裏?”他的語氣蕭瑟。
“朕才是天下間的帝王!”
“為什麼,他們都不認可?我從來沒夢見過父皇,連皇祖母,也不願來見我,還通過一個小女娃的口來訓誡於我。”
“你們有沒有想過,除了我,誰能有治理天下的本事?”
慶隆帝自言自語,稱呼上的混亂,足可見他內心的情緒激蕩。
“汝陽王?開什麼玩笑!一介武夫而已,他懂什麼治國!”
隨著他的怒喝,小小的花園裏,連蟲子都停止了鳴叫,生怕打擾到這位人間至尊的帝王。
第二日,宮裏將慶隆帝的賞賜送到。
百匹絹帛不是個小數目,隨著箱籠如流水一般抬入了方家,方錦書得了皇帝賞賜這件事,迅速的在修文坊裏傳揚開來。
流言總是比真相更為離譜。
在人們的耳口相傳之間,方錦書得的賞賜,從百兩黃金變成了千兩。她得先皇太後托夢之事,也變成了先皇太後選中她,當今帝後要收她做義女。
嫉妒、眼紅,還迅速滋生出了另一種流言,聲稱方家獻女求榮。皇家看中了方錦書,提前定下了三年後大選的一個名額。
而她被拐賣一事,再也無人提起。
處於話題中心的方錦書,在曉月閣裏坐著,不斷有人用各種異樣的眼神看向她。豔羨、嫉妒、眼紅,當然也有真心替她高興的,比如一向和她交好的吳家姐妹、喬彤萱。
對這些,她毫不在意。
慶隆帝已經允了她去淨衣庵。待這道旨意一下,這些流言就會煙消雲散。
隻不過,既然是給先皇太後祈福,宗正寺就會慎重對待。說不定,還會請欽天監來看星象擇吉日。
臣女給先皇太後祈福,這種事並沒有舊例可參照。在皇家,一切都依例行事,這種沒有先例的事情,更需事事斟酌。
等這一套程序下來,至少也是一個月後的事情了。
不過,她並不急。她隻要護住在意的人便是了,其他的人如何,與她何幹?
臨到快放學時,來了一名眼生的丫鬟,在曉月閣外麵稟道:“孟先生,山長請您過去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