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她這麼說,方錦書先是一愣,隨即掩口笑了起來。擦去眼角笑出的淚水,方錦書心道:這個芳菲,真是實誠的可愛。
到了下午,同院音字輩的女尼都出去各自忙活。
除了到這裏修行的太妃娘娘那裏有雜役婦人之外,庵堂裏所有的活計都得女尼們自己來。
淨衣庵是傳承了幾百年的庵堂,因在深山之中與世無爭,免受戰火侵襲。每逢戰亂之時,就有好些走投無路的婦女來此出嫁為尼,庵堂的規模也一再擴大。
到了眼下,光是女尼就有八十餘人。這麼多人要吃要喝,相應的活計也就不少。
淨衣庵成了皇家庵堂之後,每年都會從皇帝內庫中撥銀子過來。但這筆銀子,開銷了太妃娘娘們的吃穿之外,再除去修葺房屋等花用,剩下的也不多。
靜塵師太主持庵堂已經幾十年,一向簡樸慣了,也沒有指望著用朝廷的銀兩過日子。依舊沿襲著往日一貫的作風,後庵的那一大片菜地,是庵中女尼主要的食物來源。
所以,包括靜塵在內,所有女尼們排了值,輪流去菜地施肥捉蟲鬆土。不去菜地的,也要洗衣摘菜做飯,忙活的很。
方錦書看著外麵安靜的院子,聽著遠處傳來的勞作響動,道:“芳菲,你出去轉轉,有需要人手的就順手幫上一幫。”
芳菲停下為她揉捏腿腳的手,道:“好,婢子這就去。”
起身理了理衣服,她到門後尋了一根上門的門栓放在方錦書手邊,道:“給姑娘防身。”她在心頭不放心方錦書一人留在院內,但姑娘的吩咐她自會聽從,便找來一根暫時充作武器的門栓來。
看著那根粗如兒臂的棍子,方錦書心道:你是哪裏來的信心,認為我能拿的動這根棍子?
從箱籠中拿了一冊書出來,她坐在窗下認真研讀。這頭一日雖然清閑,但她也不想浪費這大好光陰。
待到天色擦黑,芳菲和彗音幾人一同回了院子。見她在窗下看書,彗音笑道:“書音,天快黑了,仔細眼睛。”
方錦書笑著道了謝,看她們都將僧衣紮起,下擺處還有泥點,便問道:“這是去了哪裏?”
“地裏的蘿卜生苗了,我們摘了回來做晚飯。”彗音笑道:“還要謝過書音將芳菲借出來,她做起活來是一把好手。”
彗音在心頭奇怪,不是聽說這些大戶人家的丫鬟,比普通人家的小姐還養得精貴,怎麼這個芳菲對農事如此熟悉。
不過這是別人的事,她也就沒有多問。得一個免費的勞力,這種好事道謝都來不及。
到了晚間,芳菲從大廚房裏打來的飯菜裏,果然有青翠欲滴的蘿卜苗。用菜油將剁碎的蒜末爆香之後,就那麼炒了幾鏟,因為食材新鮮聞起來香噴噴的,絲毫不比方府裏精心製作的菜肴差。
另外還有一個蓮藕素湯,一碟糟辣椒。米飯裏,和著黃橙橙的碎玉米粒,冒著嫋嫋熱氣。
看著方錦書吃得香,就著菜一連吃了兩碗飯,芳菲這才放下心來。
她自己沒有關係,這樣的飯菜已比她在家中時好上許多。但見識過方府的飯菜後,她實在是擔心方錦書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