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賞雪文會(1 / 2)

喬彤萱點點頭,事關她的閨譽,在兩家未曾宣布之前,她自然不能透露半句。

她抓住方錦書的手,有些迷惘地問道:“書妹妹,你說,我當真要嫁給你的大哥嗎?我一直拿他當做哥哥,從來沒有想過有這一天。”

瞧著她的模樣,方錦書心頭升起憐惜之情。

虛歲十一,論起來也不算小了。她若是生在那起子後宅複雜的家裏,這個年紀已經開始懂得為自己的婚事而謀劃。

而喬彤萱不一樣,她還完全不懂得男女之情。麵對突如其來的婚事,她隻有不知所措的彷徨,而非期待。

“大哥今年也才十三歲,就算定了親,也不要等你及笄後再過門。”方錦書安慰著她,道:“還早著呢,可別亂想了。”

兩人的丫鬟手中提著食盒,從花徑中走過來,在房門前輕輕叩了。

芳馨道:“姑娘,你們怎地到這裏了。婢子問了晴姑娘才知道,可有餓著了?”她心思細致,知道兩人不會無緣無故的來到吟風閣,便沒有貿然進去。

方錦書拍了拍喬彤萱的背,哄著她道:“天大的事,也得好好吃飯。我讓她們把食盒拿進來,可好?”

喬彤萱點點頭應了,擦去眼角的淚。將憋在心頭的話說了出來,得方錦書安慰,此時她的情緒已經比剛才好了許多。

方錦書讓丫鬟進門擺飯,兩人慢慢地吃著。來的都是她們的貼身丫鬟,就算看出來喬彤萱剛剛哭過,也不會講出去。

喬、方兩家結為姻親,這是在她前世就發生過的事情。因為方梓泉是他的嫡長子,他成親對於整個方家來說,都是大事。

還記得,當年她傳話回了定國公府,以國公府的名義送了一份賀禮過去。

那時,已經是慶隆八年,正值吐蕃犯邊、朝局動蕩之時,齊王抓住了機會,首次有了襄理軍事的權力。她的全幅心神都放在其上,對方梓泉的婚事無暇關注。

接下來的幾年,更是風起雲湧、步步驚心。作為母儀天下的皇後,她更沒精力關注方家。

不過,既然沒有聽到方梓泉和喬彤萱的消息,那證明兩人在婚後過得還不錯。若是過得不好,總會鬧出些事端,傳到她的耳中。

還有好幾年,這件事不用急。兩人稱得上是門當戶對,知根知底。既然她知道了,不妨多在大哥麵前說說喬彤萱的好,待成婚後慢慢就會生出感情來。

過了幾日,下了一場鵝毛大雪,給雄壯的洛陽城裹上了一層銀裝。

這場雪來得雖遲,農人們也喜氣洋洋。有了這場雪,過冬的小麥勢必會長得很好。待雪化之後,土地得到了滋養,對春播有利。

國子監蘇祭酒發了賞雪文會的帖子,廣邀京中的百官攜家眷參加。

這賞雪文會名字通俗,卻是一年一度的大型文會,在每年的第一場大雪後舉辦。和立冬那日的洛水詩會一樣,是兩個並立的文壇盛事。

不同之處在於,洛水詩會是以年輕的學子們為主,各學堂書院一較高下。

而賞雪文會,則是邀請已入仕途的百官,聚在一起談經論道,暢所欲言激昂時事。常常有因為分持不同的論點,衣冠楚楚的學士大儒辯論得唾沫橫飛的情況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