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外麵濃厚的夜色,方孰玉停下手中的筆,長歎了一聲。這樣的大事,一時之間,他委實難以下定決斷。
罷了,還是得先觀望著。
要知道,一旦做出這個決定,就無法回頭。
如果不選太子,那就隻剩下曹皇後所出的嫡長子齊王。論起名正言順,齊王還要更合適一些,畢竟曹皇後才是如今母儀下的皇後。
自從曹皇後嫁給還是太子的慶隆帝時,方孰玉就隱隱知道遲早會麵臨這樣的一。
他隻是竭力避免想起她,才能忘卻掉往日那些美好回憶。走到窗前,方孰玉輕輕地推開窗,冬日的寒風吹進了暖融融的屋裏,帶來絲絲涼意。
方孰玉伸手按住胸口,這個地方,還在隱隱作痛。
時過境遷,原來想起她還是這般在意?他無奈的苦笑了一下,暗暗歎息命運弄人。更加捉弄人的是,作為臣子,他始終避不開那最終的選擇。
襄助了齊王,今後和她見麵的次數勢必會增多。每一次見麵,對他而言,恐怕都是一種煎熬。
選擇了太子,就會站到她的對立麵,成為她們母子的敵人。一想到這個,方孰玉的心便陣陣揪痛起來。
爭儲奪嫡,向來是九死一生,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如果他成為太子麾下的一員,就勢必會替他出謀劃策。試問到了那時,他真的可以對齊王出手嗎?捫心自問,他真的做不到。
然而,就目前的局勢來看,太子既占了名分大義,在朝堂中的勢力更是逐漸穩固。除了私德有虧之外,基本上找不出什麼缺點。
太子此人,極為自律。自幼習武以來,一年四季從不落下一。據他所知,就連除夕中秋這等節日,他都會早起習武讀書。如恰逢朝覲,他起得更加早。
同時,他還不好女色。
京中的那些紈絝子弟何其多,強搶民女的也不在少數。但這樣的事情,從來就不會發生在他的身上。後宅裏,除了太子妃戴氏,那些側妃美人或是慶隆帝賞下、或是宗正寺呈了名冊讓他挑選,他本人並不十分感興趣。
試問,一個自律、勤奮、不好美色的帝王,對絕大多數臣子而言,難道不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嗎?至於私德,誰會是十全十美的人,那無關大局。
慶隆帝寵愛太子,固然最大的因素是因為廢太子妃薑氏,但何嚐不是因為太子本人的優秀呢?朝臣們擁護太子,也不是因為眼瞎。
反觀齊王,慶隆帝對曹皇後的態度,一直是尊重大於獨寵。對齊王更是疏遠,頂多算是盡一個父皇的職責而已。
太子如今已經在朝中各部曆練,齊王卻隻有區區幾個幕僚在側,連參與政事的機會都沒有。
當下裏,完全看不見齊王有登基的任何希望。
所以,從家族的利益出發,幫助太子才是當下看上去最正確的道路。哪怕是錦上添花,也是穩紮穩打,風險最低。
左手是方家,右手是心中的那個她,方孰玉心頭愁腸百結左右為難。
夜空中布滿著重重陰雲,遮擋住了月亮。隻有幾顆星辰努力地從陰雲中探出頭來,灑下點點星光。隻是這些許星光,無法衝破如此濃重的夜色,一如方孰玉的心,籠罩著重重愁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