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九章 瘋了吧?(1 / 2)

偽印案和他受襲這兩件事,在背後有著必然聯係。慶隆帝不是昏君,他看得清楚。多,反而沒有任何好處。

這個時候,正該集中火力,將偽印案的真相揭發出來,替鞏家和高唯脫罪。而這,原本也是權墨冼答應鞏文覺請托時的目標。

林晨霏的仇,他已經報了一半。剩下的,他自有打算,並不打算在這個時候來節外生枝。

兩刻鍾後,權墨冼陳訴完畢。

慶隆帝的目光逐一掃過殿下群臣,緩緩問道:“諸位,這件案子,你們怎麼看?”

群臣紛紛低頭,躲避著他的目光。很顯然,偽印案已經觸及了皇帝的底線,這個時候,誰也不願做那個出頭鳥。

對眾人的反應,慶隆帝早有預料。他收回了目光,身子往後微微仰著,這件案子,會有人出來話的,他不急。

果然,時隔兩個月第一次上早朝的鞏尚書上前一步,摘了頭頂烏紗放在一側,雙手伏地行了個大禮:“微臣不察,治下出了毛侍郎這等膽大妄為的蛀蟲,請陛下降罪!”

“那你,該怎麼降罪?”慶隆帝不疾不徐地反問。

“貪下如此巨款,毛侍郎的家產理應抄沒入庫。不夠之數,著其族人限期償還。”鞏尚書道:“微臣不察之罪,乃昏庸無能之表現,自請辭去戶部尚書一職,致仕還鄉。”

毛侍郎罪不容恕,但其人已死,作為同僚鞏尚書不能再踩上一腳。著其退還賬款,並將責任攬在自己身上,以退為進。

朝廷正值用人之際,培養一個三品大員出來也不容易,怎麼會讓鞏尚書辭官呢?

關景煥邁出一步,稟道:“鞏大人任戶部尚書以來,兢兢業業盡忠職守,偽印一案絕非他的過錯。微臣以為,對如此忠臣能臣,不如削職留用。”

“陛下,”朱自厚顫顫巍巍地出列,道:“戶部尚書一職,事關全下之命脈。微臣以為,讓鞏大人戴罪立功,以觀後效。”

鞏尚書致仕還鄉是不可能的,便一個主張削職留用、一個主張他戴罪立功。

關景煥痛失臂膀,就想趁機將鞏尚書拉下來,再扶持一個新的人手。朱自厚身為一國之宰相,考慮的是下萬民。

在朝堂上,朱自厚與關景煥兩人因政見不同,所持的立場對立。而在六部之中,鞏家乃中立派,並沒有表明支持其中一人的態度。

但朱自厚仍然替鞏尚書話,這等公心,就非關景煥可及。

兩人出列表明態度之後,隨之就陸續有大臣出列,分別支持不同的意見。過了片刻,再無人出列。

慶隆帝的目光,逐一掃過出列的眾人,緩緩道:“鞏尚書,既然有朱愛卿力保,就先記下你這一過,罰俸三年,並追回賬款。”

隨之,讓吳光啟宣讀了聖旨,毛侍郎利用國之重器滿足私欲,擾亂律法、出賣軍情,罪不可赦。剝奪功名,籍沒家產,家仆全部充作官婢。直係三族,剝奪其三代功名不可科舉,發配三千裏恕罪。

對比起慶隆帝登基時的手段,對毛侍郎的處置可謂從輕發落,至少保住了一家老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