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慶隆七年(1 / 2)

在這一刻,方錦書的心頭感動。

這樣一個並沒有血脈關係的人,卻仿佛是這世上最懂得她的人。兩人之間,有一種互相信任的默契,相信對方不會害了自己,也全力去做對方交付的每一件事。

方錦書的感覺沒有錯,隻要是她托付的事情,權墨冼便會認真對待。

“公子,牢頭和獄卒,我都已經交代過了。”海峰稟道。

權墨冼點點頭,道:“知道了。”

“公子,”海峰猶豫了片刻,問道:“事關皇嗣,您就不怕將來會受牽連嗎?”朝野上下,權墨冼豎敵無數,唯一的靠山就是慶隆帝。

而徐家的案子,好巧不巧地,正跟皇嗣有關。

若皇帝怪罪下來,權墨冼將失去唯一的靠山,那他的前途便徹底毀了。能全身而退,就已經是最好的結果。

“她不會害我,”權墨冼道:“就算真有什麼事,那就算我倒黴。”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何況隻是照拂獄中徐家父子這樣的事。

以他的眼力,一早就看出來,宮中劉昭媛流產一事,與徐家父子本無幹係。錦繡記,隻不過是因為後宮傾軋,倒黴地被牽連在內罷了。

“公子,人有一事不明。”海峰拱手問道:“方家四姑娘不過是一名深閨女子,如何會懂得這許多?”

權墨冼抬頭,將目光投向高遠遼闊的空,悠悠道:“莫你,我也不懂。”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秘密。這位方家四姑娘的秘密,顯然比任何人的都大。而她能如此信任自己,自己就要能對得起她的這份信任。

徐家父子入獄,關注他們的不僅僅是方錦書。

塗山長雖然已無官職實權,但他一手創辦的鬆溪書院育人無數,在朝野中的影響力不。外孫出了事,他豈有不著急的。

當下便托了人到刑部顧尚書跟前,探聽原委,並設法探監。

而徐昌宗的弟弟徐昌榮,乃慶隆三年的進士,眼下在河東道任桑泉縣令。他的座師,乃方錦暉的公公,戶部尚書鞏大人。

知道家裏出事後,徐昌榮手書一封,派心腹家人奔赴洛陽城,設法營救大哥出獄。

而塗山長和徐昌宗派出的下人探監後,就都知道,刑部郎中權墨冼已經提前關照過兩人的消息。雖然不明白權墨冼為何釋放善意,也都暗暗記在了心底。

徐家,從來就是知恩圖報的人家。

在這裏的困境中,有人願意伸手幫助他們,他們絕不會忘記。

隻是這件案子,宮中一時沒有定論,徐家父子有罪無罪,誰也不敢擅自做主。

不論是誰,也隻能讓徐家父子在牢中好過一些,想要保他們出獄,除非宮中有人發了話,刑部才敢奉命行事。

這樣的情形,本就在方錦書的意料之中,而她的目的也不是要將兩人營救出獄。

若徐家父子出了獄,徐家是否會舉家上京,就成了未知之數。徐婉真這樣關鍵的人物,她若不到洛陽城,後麵的事情就不知道是否會和她前世一樣。

根據她自己所總結得來的經驗,越是和大事相關的人,他們的人生軌跡越是難以改變。也許會偏離,但曆史會自動修正,就像權墨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