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這場雨帶來的,不止於此。
除了知道未來的方錦書和衛亦馨,洛陽城裏還無人意識到嚴重性。
不過,因黃河決堤而逃難的災民,最早的一批,已經陸續抵達洛陽城。因他們的到來,不安的氛圍開始在城裏彌漫開來。
豐沛的雨量令洛水一日漲過一日,終於在一個深夜裏漫過了堤岸,淹了低窪處的一片民房。
好在這連日大雨,京兆府早有預案。反應及時,連夜派出捕快衙役和水龍隊,眾人齊齊上陣,將這些百姓從水中救了出來,疏散轉移到臨時的安全場所中,無一人喪命。
如地方寬敞的國子監、府衙、大悲寺等地,都收留了好些民眾。隻有等洪水退去,他們才能重建家園。
但這些百姓的財物都泡在水裏,大水漫上來,隻來得及帶少許金銀細軟逃命,哪裏還顧得上身外之物?吃飯喝水都成問題。
京兆府擬了折子,很快慶隆帝便批了下來,重賞保護百姓有功的差人,又著通倉開倉放糧,接濟這些受災的民眾。
因黃河決堤,洛水蔓延,各家的商船都停了航運。無論是多麼熟悉水性的老船工,也不敢在發洪水的河麵上航行。水路已改,知道在平靜的水麵之下,隱藏了多少致命的漩渦。
失去了南來北往的貨船,洛陽城中的物價一下子上漲起來,一一個價格。東郊被淹,城中如今連新鮮的蔬果,都成了稀罕物。
到了中旬,這場雨終於停止。取而代之的,是難耐的酷暑,以及遺留下許多問題需要善後。
空中連半片雲朵也瞧不見,太陽掛在空中散發著熱力,蒸騰著大地的水汽。在這樣的暴曬之下,樹木花草都懨懨地耷拉下來,沒有一絲涼風。
整個洛陽城,仿佛籠罩在一個巨大無比的罩子中,悶熱難耐。
司監手持象牙笏板,麵色凝重地候在禦書房外,等待皇帝召見。
“宣,司監覲見。”
慶隆帝揉了揉眉心,坐在龍椅上發問:“你看了星象,接下來會如何?”
“回陛下的話,酷暑已至。”司監恭敬回話:“根據我們的推測,會持續至八月,可盼緩解。”
也就是,澇災之後,緊接著的便是旱災。
待司監退下後,慶隆帝緊急宣了朝中重臣,共同商議對策。接踵而至的災害,會影響到庶民百姓的生計,一個不好,就會生出亂子。
這,可不是事。
而在酷熱籠罩下的洛陽城,人們各自有著盤算和計較。
黑心眼的商人,總想著利用這難得的時多牟取一些利潤;百姓們,盡可能的暗中囤積著生活所需的物資,如米麵糧油;權貴公侯之家,大肆采買商隊的各色物品,以備不時之需。
朝廷百官,也要麵對開門七件事,菜米油鹽醬醋茶。各自都找著關係和門路,想方設法地為自己多備著一些。
京城的人們,經曆的事比其他地方的多,長期生活在權力中心,觸覺也要敏銳得多。
隨著災民的不斷湧入,就算戶部在慶隆帝的命令下,強自抑著米價,百姓們的心頭也不安穩。總想趁眼下價格還正常的時候,多買一些在自家中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