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爺,這……”司嵐笙心頭疑慮,但事關皇家,更多的話卻不便宣之於口。
“這就是讓太子戴罪立功的意思。”方孰玉低聲道:“皇上他,沒有要易儲的打算。”
然而,太子的所作所為,並不能使他們這幫朝臣信服。就連深宅中的司嵐笙也知道,太子被彈劾的那些罪名,每一項都會失去民心。
“三司的審查結果,出來了嗎?”司嵐笙問道。
“出來了。”
“結果如何?”
方孰玉搖搖頭道:“沒有結果。”
“怎麼會?”司嵐笙吃驚地問道。
“皇上在禦書房,將彈劾折子和查實的折子,全部付之一炬。”方孰玉的聲音聽起來有些發緊,他當時也被慶隆帝的舉動所驚到。
慶隆帝對太子的拳拳愛護之意,可見一斑。
司嵐笙吃驚地睜大了眼睛,禦史台集體彈劾太子,都無功而返,眼看得太子的儲位越發穩如泰山。
“老爺,我這顆心,怎麼就定不下來呢?”突然之間,司嵐笙覺得心頭慌亂起來,捂住心口擔心道。
當今聖上是明君,且春秋鼎盛。
但句大不韙的話,就算是皇帝,也會有生老病死,也會有駕崩的那一日。
待慶隆帝駕崩,就是太子登基。
方家是朝臣,不管誰是皇帝,都要效忠於對方。
但太子,他的嫡次子原本求娶方錦書,雖然因為突然暴斃而婚事作罷,但這件事不知道太子妃怎麼想,太子又怎麼想。
況且,寶淳郡主幾次三番地找方錦書的麻煩。
真等太子登了基,他膝下的子女就會成為公主、王爺。
到時候,就算太子容得下方家,其他人卻不一定。皇家的人真要為難起來,方家的日子怎麼會好過。
司嵐笙所擔心的,方孰玉同樣擔心。
而他對太子的品行,比司嵐笙更加了解。這樣一個私心頗重、脾性暴戾的人,若成了一國之君,禍福難料。
或許有人,為君者,私德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治理下的能力。
但要知道,當權利集中於一人之手時,他的每一個決定,都會影響到整個下的安危。
這兩年多來,方孰玉安心做著禦前製詔,默默觀察著太子和齊王兩人。
太子行事張揚,仗著慶隆帝的寵愛,縱奴斂財不擇手段。包括他府中的家眷,常仗勢欺人。
誠然,他的優點也很多。
比如,太子不愛女色,極為自律,行事果決,雷厲風行。這都是他的優點,也是擁戴他的朝臣們最看重的地方。
從還未成年起,他就能風雨無阻地早起習武讀書,這麼多年來從未間斷。
但這些,並不能代表,他能成為一名英明的帝王。
而曹皇後一脈,作風則相當低調。
尤其是太子唯一的競爭對手齊王,他平易近人,禮賢下士。在民間和寒門學子中,流傳著他的美名。
他,也是個城府極深的人。麵對太子一係的挑釁,能沉得住氣。就算形勢不利,也不會胡亂作為,或者自暴自棄。
然而,對朝中大多數人來,太子才是嫡長,才是正統。那些私德上的虧損,不過是疥癬之疾,不必放在眼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