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墨冼……”肖太後的食指在桌案上輕輕彈了彈,緩緩沉吟:“他最合適。”
符合這些條件的,算來算去,也就隻有權墨冼一個人而已。
他年紀輕,不會引起太多關注。而且,在斷案上是一把好手,名聲在外。派他去處理這件事情,亳州的百姓們都能感受到朝廷的重視。
“太祖母實在是英明!”衛亦馨眼睛一亮,道:“確實,沒有比權郎中更合適的人了。”
她來此的目的已達,順著肖太後的話風又了幾句,用罷午飯才離開延慶宮去給曹皇後請安。
慶隆帝下了早朝,照例到延慶宮來給肖太後請安。
這是他每日都會做的事情,三百六十五,風雨無阻。這也是為什麼,肖太後就算不理事,也在後宮地位尊崇的原因。
他來著的頭一件事,便是問肖太後的作息飲食。
宮女稟道:“太後娘娘昨夜睡的好,隻起了一次。今兒端成郡主來了,陪著太後娘娘用飯。娘娘心情好,多用了半碗參茸湯。”
慶隆帝點點頭,笑著對肖太後道:“那丫頭舍得進宮了?看在她讓母後心情不錯的份上,朕就暫且饒過她。”
肖太後笑道:“她一個冬都不大好,皇帝就莫與一個姑娘計較。她這回來,了一事,我給皇帝聽聽。”
當即,將亳州發生的那件奇事給慶隆帝講了,道:“我覺著,這可能並非什麼鬼神。讓人去查查,也省得人心惶惶。”
這類事情,在民間最容易傳播開來。若能順利解決,當可成為一樁美談。
不過,比起朝廷大事來,這件事隻不過是一樁微不足道的事罷了。但既然肖太後有興趣,讓人去查查也無妨。
慶隆帝問道:“母後既然這麼,想比心頭有了人選?”
“那是自然。刑部的權郎中,皇帝覺得如何?”
慶隆帝哈哈一笑,道:“自然是再合適不過。”
權墨冼最近得罪了齊王,派他出去一趟也是好的。亳州離洛陽城不遠,一個來回也耽誤不了他的婚期。
作為帝王,能替權墨冼考慮這麼多,實屬不易。慶隆帝是打心裏看重權墨冼。
離了延慶宮,慶隆帝便吩咐吳光啟去安排這件事。
亳州發生的事,究竟是命案還是有人裝神弄鬼,眼下都還不清楚。讓權墨冼去查,也不合適下聖旨,讓刑部給他派個外差也就是了。
權墨冼接到這個命令,心頭一陣愕然。
下個月就是他成親的日子,算算時間已經不足整月。他準備著成親的事宜,每都掰著指頭算著將她娶進門的時日,心頭滿是期待,以及止不住的興奮。
然而,這個時候,宮裏讓他去亳州?
就算亳州有水路相通,但要查清那件事,總要耗費一些時日。
而所有的線索,眼下都是口耳相傳的故事而已。傳言,有幾分真幾分假?其真相究竟如何,需到了亳州才會知道。
若是平素裏,他也不懼。
可趕在這個節骨眼上,權墨冼心頭也沒了把握,忐忑起來。
顧尚書看了他一眼,道:“我替你問過了,是太後娘娘聽了這件事。但這命令,是皇上親口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