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倒不是霍瑤光矯情。

她也是真這麼想的。

隻有她自己賺錢,那算是怎麼回事?

她就是本事再大,賺再多的錢,也不可能養得起西京這麼多的百姓。

所以,要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得是想辦法讓當地的百姓們都富起來。這樣,楚陽才能真地將心思都放在了練兵上。

她不能在一些大事上幫他,也就隻能在這些小事上想辦法了。

“王爺公務繁忙,事務雜多,特別是軍中的事情,更是讓他忙得難以脫身。這些小事,便隻能是我們幫著他來解決了。”

大山的頭上都開始冒汗了。

這還叫小事嗎?

在大山眼裏,這已經算是能幫著王爺穩固後方了。

絕對是頭功一件呀!

“還有什麼問題嗎?”

“王妃,小的現在明白了。王爺去年之所以說是減免商戶的賦稅,目的與您的應該是一樣的。”

霍瑤光點頭,“沒錯。隻有大家都富起來了,都能吃飽穿暖了,西京才算是真地富了。而且,管理起來,也才能更為便利輕鬆。”

“小的受教了。”

霍瑤光微微一笑,有一個頭腦這般清楚的人跟在楚陽身邊,還真是一件幸事。

他不會隻貪圖著眼前的利益。

既然有不明白的,直接就問出來,總比他自己私底下去胡亂猜測主子的用意要好。

霍瑤光明白,一個都市,想要真正地發展起來,除了所謂的文化興起之外,最主要的,還是要依靠於經濟上的繁榮。

而經濟的繁榮,在這個時代,又實在是難以與文化、政治分開的。

就好比去年已經投入使用的西京書院,現在那書院的周遭,可以說是相當地熱鬧了。

無論是書局,還是一些售賣文房四寶的商家,都已經是一家挨一家了。

還有一些樂器行,甚至是還有專門抄書的營生。

不得不說,西京比她初來之時,已經有了極大的變化。

如果不是因為後來幽州的那一場戰亂,讓楚陽和她都分了心,這裏的發展,或許還會更好。

不管怎樣,隻要有進步,那就是好現象。

總體來說,霍瑤光對於目前西京的發展,還是十分滿意的。

而且,很明顯,西京城現在的人口,比她去年來的時候,已經多了不少。

一些之前隻有京城才會有的高端的茶舍或者是酒樓,現在,在西京也都開設了。

大夏朝排名前十的富商,基本上,現在都已經開始在西京發展產業了。

這絕對是一個好兆頭!

對於京西州,霍瑤光仔細地研究過了,如果單純地隻種小麥,那是根本就養不活這些人的。

所以,玉米和地瓜,絕對是這裏的支柱型農產品。

另外,還得想法子再種些其它的。

她已經讓盧威想派了人手去其它各國暗訪,看看有沒有其它的,適合京西州的土壤和氣候的農產品。

關鍵不在於多好吃,隻要是產量高,其它的,她都可以想辦法。

目前,盧威那邊已經有了消息,可以種植甜高梁。

種子已經帶回來了,接下來就是等著播種的時節了。

據盧威所說,甜高粱播種的時間還是比較靈活的。

每年的春天和秋天,這段時間播種的甜高粱種子發芽率最高,長得最好。

所以說,可以分開批次種。

隻要把大的一個分布量掌控好,就沒有多大的問題了。

至於甜高粱的用處嘛,那好處可就多了。

高梁酒,還是可以試著釀一釀的。

隻是之前都是從他國引進的,大夏自己沒有人釀製這種酒。

或許,可以和葉家的釀酒作坊談一談,他們家又不是隻釀醉花香這一種酒。

甜高粱上邊長糧食,下邊長甘蔗,葉子可作飼草喂牲口,高粱穗脫粒以後所剩的苗子還可以製作笤帚、掃帚、炊帚,真可謂全身是寶。

有這麼好的農作物,如果不種,不能利用起來,那才真的是糟蹋了。

引進了高粱,對於整個京西州來說,簡直就是一件大喜事!

這不亞於去年大量種植地瓜了。

當然,還得等到高粱熟了之後,具體的一些做法,才能慢慢地傳開來。

事情隻需要吩咐下去,現在手底下的人都鍛煉出來了,自然也不需要霍瑤光再親力親為了。

更何況,現在霍瑤光還懷著孩子呢,也不能再什麼事情都親自去操持了。

霍瑤光現在每天仍然個修習內功。

用百裏無情的話說,她體內運轉寒冰訣,對腹中的胎兒也好。

將來,說不準孩子出生後會天生不怕冷了。

對於這種說詞,霍瑤光就直接理解成了在故意搞笑。

她體內的寒冰之力,又不是真的讓她的肚子裏冷成一塊兒冰!

那不是說笑呢嘛。

霍瑤光收到了霍瑤瑜讓人送來的信。

得知她也有了寶寶,自然是十分高興。

看來,以後她們的孩子,可以成為玩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