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王知道,想要保住夜明淵的命,就是主動交出玉璽,並且俯首稱臣。
否則,他隻有死路一條。
現在楚陽手上的接管了上陽關的十萬兵馬,再加上了他自己的,現在,還要連同肅王的二十萬兵馬,也都盡管他所用。
自己若是再看不清楚形勢,當真是白活了這麼多年。
事實上,晉王最頭疼的不是這個。
而是楚陽如此信心滿滿,且大張旗鼓,隻怕還會重提當年楚家滅門之案。
晉王雖然說不是主謀,可說到底,也算是知情者。
此次回京,不求自己能得一活路,隻盼著楚陽能念在平日裏夜容安的那點兒情分上,饒過他的家人。
晉王、肅王,各帶了兵馬,啟程赴京。
而夜明淵,此時還沉浸在了自己的皇帝夢裏,絲毫不知道,他將麵臨怎樣的窘境。
除了裴氏一族,楚陽並沒有對其它的權貴人家動手。
隻是,這也足以讓這些曾經在暗中嘲諷過楚陽的人們感到恐慌了。
朝中大事,目前皆由李相代為處理。
隻有遇到了真正的大事,楚陽才會過目。
他現在的主要精力,基本上都放在了皇宮。
將各類的人做了分類,然後命人各種威逼利誘,大肆審訊。
李相對此,也隻是默不作聲,隻當沒有看到。
他明白在楚陽的心中,其實還是有幾個心結不曾解開的。
一個是當年高宗的仙逝,這讓楚陽一直都心存疑惑,所以,如今既然入主皇宮了,有些事,就算是無法挽回了,也要先查個清楚。
第二個,便是當年的楚家滅門慘案了。
楚陽是高宗的寵妃所生,其實,為了能護住楚陽,高宗在楚陽出生後不久,便為其賜姓為楚,也算是為了延續楚家的香火。
隻是,這樣的舉動,並沒有讓某些人放心。
他們眼看著楚陽在高宗的教導下,一天天長大,而且是越來越聰慧,且文武皆能,這讓他們意識到了危機的靠近。
所以,他們不止一次地想要殺了楚陽這個眼中釘。
可惜了,高宗護地嚴實,一直未能讓他們得手。
夜深人靜之時,楚陽卻一個人進入了碧華宮。
同樣的地方,可是過去了二十多年,已然物是人非。
進入寢室,依稀還記得,自己曾在這裏跟秦姑姑一起躲貓貓。
當然,也還記得,就是在這張榻上,自己因為做錯了事,被父皇親手按在了他的腰上,然後打屁股,那個時候,他是五歲,還是四歲?
記不太清楚了,可是腦海裏,仍然能清晰地拚湊出父皇那張和藹卻又總是帶著威嚴的臉。
其實,如果提及童年的話,他應該算是一個比較幸福的孩子。
他有父皇對他的寵愛,也有父皇對他的嚴厲要求。
曆代君王,能做到天天被皇上帶在身邊的皇子,他應該是唯一一個。
不僅白天跟著父皇,而且大多數時候,晚上也是父皇陪著他睡的。
那個時候不懂這些,現在長大了,才知道父皇為他做了多少。
當然,也更因此而明白,他對母妃的愛,到底有多深沉。
一連幾年,父皇都不曾寵幸過宮中任何的一個妃嬪,足以想見,他心裏是有多想念她。
當然,也因此,自己成了整個後宮的眼中釘。
如果不是因為自己,興許那些女人還可以再為父皇誕下子嗣的。
楚陽裏裏外外,轉了一圈。
這裏曾經是母妃的宮宇,母妃在這裏生活了幾年,那幾年,聽說父皇每個月至少有大半兒的時間,都是歇在這裏的。
盛寵之下,必有人眼紅。
也正是因此,才給了對方謀害自己母妃的機會。
其實,很多舊事被提及,楚陽不得不佩服父皇,已經是努力做到了最好。
他不僅讓母妃可以自己選人挑人,更是在碧華宮裏還撥了暗衛守著。
若非是因為母妃在他心目中占有極高的地位,他又怎麼會這樣?
直到現在,楚陽也一直堅信,父皇是一位好皇帝。
至少,在他治下,大夏真地是蒸蒸日上,堂堂大國,四方來賀。
那些個不值一提的小國,哪一個不是年年乖乖地自動送上了朝貢?
他當時縱然年幼,可是也懂得了,一個人的強大,並不叫強,隻有整個國家強大了,才是真正的強大!
他永遠都記得,當時的百夷國第一勇士到了大夏之後,仍然不得不低頭示好,是因為真地打不贏大夏的這些武將嗎?
非也。
隻是因為他知道,他自己的強大,在大夏這個強國麵前,根本就如同螻蟻一般。
沒有國家的庇護,他如何敢做出頭鳥?
雖然楚家被滅門了,而且母妃也被人害死了。
可是這些,都不能抹滅父皇在他心目中的形象。
對於母親,他沒有什麼記憶。
畢竟,當時他太小了。
而對於父親,他的依賴感,還是十分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