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龍嘯城(1 / 1)

睡夢中,河東站在氣勢恢宏的點將台之上,圍繞點將台千軍萬馬振臂高呼什麼,自己卻聽不見。自己身後跟著一排威風凜凜的武將,河東龍鑲虎步正要上前訓話,卻突然摔了一跤,滾落台下……

此時已經從土原返回龍嘯村月餘,龍嘯村已經發展成為龍嘯鎮,聚集了方圓百裏的大戶前來定居。龍嘯村本隻有鄧公一族在此,但自從鄧公從土原回村以後,短短時間竟然發展成了稒陽縣第一大鎮,人口竟然有近三萬!

陳河東住進了新建鎮衙旁邊的三進院豪宅,每日鄧公前來報告工程進展。看著一位年過半百的老人家對自己禮遇有加且張口閉口主公,剛開始河東不適應,不過時間長了也就習慣了,畢竟現在自己才是救世主,能真正拯救萬民於水深火熱之中。

原來河東把自己隨身帶的鈔票給放當鋪了,在這個時空,印刷術還沒有普及,更不要說這麼精美的紙幣了,在方圓百裏引起了轟動,一張紙幣竟然最後被炒到了一千金。在鄧公的建議下,河東派人送一百百金給稒陽令換取一村長職位。一百金足夠可以買一個縣令,可把稒陽令高興壞了。

之後鄧公更是出榜公示:一、凡自願來龍嘯村定居者每戶皆可得到二兩銀子。二、龍嘯村修河渠招收工人,一天三百文。(這可是此時空工人平均工資的十倍)三、凡在龍嘯村投資項目,本村長資助十分之六資金。完工後再由村部驗收付尾款。

短短數月,龍嘯鎮已然是僅次於郡城的五原第二城。三十萬工匠齊聚於這邊塞小城,真是前所未有之事。南北有廓城,東西設崗哨,真是城高池深,固若金湯之勢。

城池完工之後,鄧公驗收完畢,選精壯八萬編練為士卒,號稱龍嘯軍。又選兩千能工巧匠,編練成籍,號工程營。其餘不問。

修造期間,黃河以北為之振動,人們議論紛紛,都不知這龍吟村長是何許人。時朝廷十常侍當政,聽聞此事,便派人勒索錢財,鄧公在陳河東的授意下一一應許。

並州刺史張懿聞聽此事,便發詔令,命陳河東應該為國分憂、保境安民,主動去抗擊胡人!陳河東欣然允諾,心想,原來大漢還有忠臣良將,並不像自己想的那樣糟糕透頂。鄧公在旁看出了河東的心思,微微一笑說道:“大廈之將傾,獨木怎能支撐?張刺史空有滿腔熱血,恐怕要不容於十常侍之輩。真是處境堪憂。”自此陳河東便有收張懿之心。

五原太守一直空缺,由郡丞實際擔任具體事務。有陳河東的龍嘯軍製約五原城,張懿倒也是很放心。

陳河東和鄧公漫步在由他們主導新建設的城池街道中,除了各部主事。沒人認識她們,因為現在城池裏麵人實在是太多了,在這個時空,恐怕隻有都城才能有這麼多人口。陳河東忽然覺得有什麼不對勁,開口說道:“鄧公,你不覺得我們龍嘯城裏麵少了些什麼嗎?”鄧公一臉不解:“我們龍嘯城發展迅猛,不少什麼啊。”陳河東一臉深沉,嚴肅地說道:“人才,尤其是具備雄才大略的智者。比如賈詡、郭嘉之輩。”鄧公:“敢問主公,賈詡,郭嘉是何許人也?現在何處?待下屬為主公重金請來。”陳河東:“不知道。”鄧公:“……”

雖說,賈詡郭嘉不知在何方,但鄧公偷偷地在龍嘯城東建起了龍嘯書院,並讓自己最信任的鄧子龍擔任院長。子龍年長於鄧公,但鄧公是族長,有足夠的威望,所以子龍反而唯鄧公馬首是瞻。又過兩月餘,龍嘯書院建成招生。河東得知,真是暗自欣喜,雖然知道鄧公不貪財,還是忍不住大賞鄧公三百金。。

龍嘯書院開業之時,整個北方的學者蜂擁而至,心思各異,有的看看龍嘯村長究竟是何許人也,有的想升官看看能否找到更好的平台,但更多的是看上了這裏的源源不斷的財富。

自己一個學渣,現在竟然成了擁有三十多萬人口的龍嘯城主。自己咳嗽一聲,整個天下都要抖一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