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各自算盤(1 / 2)

當年劉備第一次帶兵打黃巾時,是與政府軍鄒靖,鄒靖的頂頭上司是幽州太守劉焉。(在第三章,筆者已經介紹過這個人物了,不知道的可以翻到第三張重新複習)

劉焉是一個聰明的主,看出來靈帝是個豬。靈帝曾經深信宦官,待在他身邊沒有上升的機會。

所以,劉焉提出了“廢史立牧”的政策。(此政策對漢朝廷危害甚大,筆者不在此一一展開,到後文會有詳細的講解)

最後劉焉被立為益州牧,割據的局麵又重新開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割劇政權是征討黃巾時,拉出了一支部隊。

山高皇帝遠。他們盤踞在地方政府上,不受中央管轄。對中央發布的命令,有的他們執行,有的他們則不執行。

——————————

袁紹提出讓京都外麵的武將帶人來殺宦官,其實有著更深一層含義的意思。

董太後被拌倒之後,整個中央機構已經落入到了何家手中,就連皇上也要叫何進一聲舅舅。

在都城之外,各個地方政府武裝勢力雄厚,不受中央節製。

所以何進集團的側重點,不在宮外也不在宮內,而是在於地方政府。

以誅滅宦官的理由,召各地政府的大小頭領進京。讓他們擁立新帝,發誓效忠。

如果他們有不臣之心,在京都裏就把他們剁了,然後再使用一係列政策,或者是下派官員,控管地方。

以達天下穩固的局麵!

在何進下麵打工的不止袁紹陳琳,還有曹操。

現在的曹操還是一個耿直的小夥子,“何老大,如果你想弄死那些死太監,不用大費周章,召來外臣,你隻需請一些刺客……”

“滾粗,你懂個屁!”何進有自己的小算盤,恨不得把所有的外臣引入京內,從而控製他們。

曹操隻好怏怏離開。

袁紹也有自己的小算盤,把外麵各鎮的大將召進京都。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一戰乾坤,安定天下。

作為為何進出謀劃策的謀士,袁紹必定會高歌猛進,平步青雲,成為朝廷重要的武將權臣。

如果何進沒有能力抑製各路諸侯,反被他們殺害,天下必定會動亂。各路軍閥傭兵自立,實行爭霸。

袁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遍布天下。如果天下大亂,群雄角逐,袁紹可以混水摸魚,在亂世中實行他的雄圖偉業。

袁紹的思路很簡單,換成大白話是:

大公司的老板漢靈帝死了,他的合法繼承人劉辨繼位,顧來金牌打手何進護自己用全。

何進是一個有想法的人,他想通過各種的形式把下麵的子公司收回中央。

子公司的話事人不想放權,勢必會跟何進發生矛盾。如果下麵子公司有人手臂比較粗,把何進拉了下來,屆時所有子公司都會亂成一鍋粥。

大家紛紛想上位,進行互毆,打鬥。袁紹他家是培養治理公司的人才,人脈資源廣闊,袁氏一家最有可能在這場打鬥中占的便宜。

袁紹的小心思是把何進來下來,而自己跑上去。

何進的檄文下達到各鎮,董卓接到了信息,想去京都鬧一鬧。

董卓這草包沒本事,也沒有才幹。但是他會做人,時不時的給領導送禮,所以未立寸功的他坐上了前將軍、鼇鄉候、西涼刺史的位置,統領西涼大軍二十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