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瓚帶著劉備來到了曹操的根據地。
天下英雄雲集於此,十八鎮諸侯集中在一個辦公室裏開會。
孔融,是一個傳奇人物,在他很小的時候就發明了一個成語“孔融讓梨”。
事情是這樣的,他還是小朋友的時候,家裏人買回來一筐梨。
他拿起一個大梨一咬,發現裏麵有一條蟲,立馬把梨讓給了哥哥。理由是哥哥年紀大了,已經吃多一點。其實真實意圖是,孔融是想把這個爛梨讓出去,然後再拿一個好的吃。
估摸著梨大,所以惹來了蟲子的叮咬。孔融拿起了一個小梨,又咬了一口,這次更慘,他發現梨中剩了半條蟲子。
憑借著強大的意誌力,孔融把口中的梨吞下,然後把小個梨讓給了弟弟。美其名曰,弟弟還小,需要補充營養。其實真正的意圖是,孔融想看弟弟吃到蟲子的表情(狗頭)!
後來孔融當官了,史學家為了捧孔融的臉,創造了“孔融讓梨”一個成語。大致意思是尊敬哥哥,愛護弟弟,要做一個懂得分享的小朋友!
孔融覺得皇帝下詔討伐董卓的事情,有點貓膩,所以問了曹操其真實意圖。
曹操開始說謊:“我當然拿皇上的密詔,不然你給我10個膽子,我也不敢撒謊。矯詔可是要掉腦袋的事情,就算我的膽有鴕鳥蛋辣麼大,我也不敢這麼做呀!”
孔融以審判長的姿態問道:“是嗎?”
曹操是一個聰明的人,善於撒謊圓謊,“就是進入到了皇宮,拿了皇帝的詔書,來到鄉下招兵買馬對抗董卓。最後被董卓那個老王八蛋發現了,所以他才發放海捕文書,全國通緝我!”
孔融伸出了手,讓曹操拿出漢獻帝的密詔。曹操撓了撓頭,禮貌而不是尷尬地笑了笑,拿不出來任何證據!
場麵一度非常尷尬,空氣中最怕的就是寂靜,大概沉默了三分鍾!
袁紹抽了一口煙,彈了彈煙灰,“咱們來此會盟,大家一定要心誠。有一說一,有二說二,我老袁是個老實巴交的人,不會說謊。我的真實意圖是打董卓,分田地。”
不藏著掖著了,袁紹直接說開了。他的目的很明確,同是子公司的人,為毛他董卓可以對他們指手畫腳的。
大家真刀真槍的打一場,把董卓那個野心家拉下位,拓寬自己的地盤。救出皇帝,讓他封自己一個高官,加官進爵,從此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八路諸侯人人坦率了自己的真實意圖。
有的人是為了匡扶漢皇,不忍心讓天子蒙難。食君之祿,忠君之憂,現在就是考驗他們的時候到了!理應拿起幹戈,把天子從董卓的魔掌中救出來。
有一部分人就像袁紹這樣的務實主義者,打土豪分田地。通過戰爭的形式,擴大自己的地盤,掠奪更多的資源。打出威名,但更多的是小諸候依附自己,給自己上供。
曹操也有他的真實意圖,刺殺董卓不成,一定會進行流浪的生活。如果被董卓的部下逮到了,隻有一條路,死路一條!
現在忽悠天下大豬猴一起起來反董,把他拖下神壇後。曹操就可以生活在陽光雨露中,不必畏畏縮縮地多躲開董卓的視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