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十五(2 / 2)

然,大周的援軍,卻沒有因為金軍放棄攻打大周而收兵。

援軍在陸一的帶領,一路追到金國邊境,在邊境跟金軍狠狠打了一仗,直把金軍打的潰不成軍、丟盔卸甲,後退三十裏才罷手。

先前,金軍趁陸家軍被北遼的餘孽拖住,拿下了大周數十座城池。

金軍之所以幹脆的退兵,就是想拿這十幾座城跟大周談判,從大周身上咬下一塊肉,卻不想……

陸家軍比他們想的還要勇猛,完全不給他們談判的機會,一路緊咬著他們不放,把他們趕出大周不,還險些拿下了他們在邊境的要塞。

金軍眼見局勢對自己不利,當即將藏在金國的北遼餘孽綁了,送到前線向大周求和。

大周短短三年,經了兩場大戰,正需要修身養息。

且大周雖攻破了北遼,但北遼並沒有完全漢化,完全臣服大周。

大周便是打下了金國,短時間內無法收服金國,讓金國成為大周的一部分。

與其勞民傷財,大費周章拿下一個,他們吃不下的金國,不如順勢談和。

現在金國主動求和,大周自是應了。

打仗是武將的事,議和則是文臣的活。

為震懾金軍,在議和期間,陸家軍並沒有從邊境撤離,但陸一等人卻已提前上書辭官。

先前,大將軍死遁,他們無法跟在大將軍左右。除了打仗他們也沒有別的本事,他們隻能先留在軍中。

現在,大將軍現身了,作為大將軍的親衛,他們自然是要追隨左右。

十二親衛齊齊上書辭官,陳州知曉後,默默地寫了一封請求致仕的折子,放在陸一、十二的折子一起。

“不後悔?”陸一挑眉反問。

陳州跟他們不一樣。

他們十二人,沒有牽掛,陳州卻還有家人,還有光宗耀祖,福澤妻兒。

“不後悔!”陳州笑了笑,一臉灑脫。

“好樣的!”陸一拍了拍陳州的肩膀,將陳州的折子收了,一起送往京城。

與請辭的折子一同送回京中,還有陸一等人的承諾: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很快,京中就有批複!

皇上準了陸一等人致仕,但保留了他們的軍籍與職位。

“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諸君不負大周,大周亦不負諸君!”

這是皇上給十二親衛的回複。

是的,皇上隻準了十二親衛的請辭,沒有同意陳州的請辭。

陳州苦笑了一聲,沒有爭取。

他不後悔請辭,但皇上沒有同意他的請辭,他也願意留在軍中博前程!

陳州設宴為陸一等人送行,被陸一等人拒絕後,默默地將陸一等人送出軍營:“到了,記得給我寫信。”

“那要看我們記不記得。”十二人同時上馬,朝陳州揮了揮手,就策馬離去,竟是一刻也不肯多留。

陳州站在軍營口,看著漸行漸遠的十二人,眼中有向往,也有釋懷……

個人有個人的緣法,他終是俗人一個,沒有大將軍與陸一他們那麼灑脫。

官道盡頭,策馬狂奔的十二人,齊齊在岔道口停了下來。

十二人,如同約好了一般,同時看向身後的大營……

“要走了,卻突然有點不舍得了。”十二眼中氤氳的淚花:“打我懂事起,我就在軍中打滾,我在軍中呆的時間,遠比在家中呆的時間多,軍營就是我的家。”

“軍營是我們的家,大將軍是我們的家人,大將軍在哪裏,哪裏就是我們的家!你要想陳州他們了,以後可以回來看他們!”陸一眼中也悵然,但更多的是堅定:“走吧,大將軍還在等我們!”

“好!”

“走!”

十二人收回不舍的目光,策馬轉入道,消失在官道的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