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野郎一直抱怨自己的生活,他在跟小鮮肉聊天時,不斷抱怨自己生活有多差、同學有多難相處、父母有多難溝通、老師有多麼機車等,好像講得全世界都對不起他,小鮮肉心裏想,你先檢討你自己吧。
大野郎對任何事隻會嘲笑跟批評,當小鮮肉告訴他一件事情時,他就隻會當酸民,連給點安慰和讚美都不會。
大野郎常打斷小鮮肉跟同學的說話,連一聲抱歉也不說,就算他有很重要的事,當打斷小鮮肉的談話時,起碼尊重一下原本在說話的小鮮肉,跟人家道歉一下,不要以為就隻有他自己講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
大野郎他網絡成癮,三不五時就要上個臉書與PTT,好像一分鍾沒用就會漏掉什麼國家大事。
大野郎自以為很聰明,討厭鬼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就算是滿屋子的教授,他還是會認為自己是裏麵最聰明的人。
大野郎認為小鮮肉講的都是錯的,當他在請教小鮮肉的意見之後,不要小鮮肉好心提供的意見,他卻認為小鮮肉講的一點參考價值都沒有。
大野郎愛當出頭鳥,表演欲強不是壞事,不過有時候稍微顧慮一下別人的感覺,不要以為全天下的人都愛看他站在台上。
大野郎惹惱了小鮮肉卻渾然不知,當他的壞習慣不小心使小鮮肉動怒,至少要給個真誠的道歉,不要惹怒了小鮮肉之後還傻傻地不知道。
大野郎汙辱小鮮肉之後還自以為幽默,偶爾尖酸刻薄也許無妨,但需要看時機,當小鮮肉需要誇獎時,大野郎的酸言酸語肯定令人不開心,更慘的是他還自以為很幽默。
大野郎的沒禮貌和行為不得體,人與人相處雖然太過拘謹不好,但有時候基本的尊重要有,尤其到一個陌生的環境時,禮貌顯得更加重要,沒禮貌和行為不得體一定被視為討厭鬼。
麵對討厭與難搞的人,一般人或許直接反應就是,不理他就好了。但是麵對大野郎,小鮮肉根本沒有機會不理會他。
麵對討厭的大野郎,小鮮肉的主張是,不如從自己出發,讓自己身心處於堅強的狀態。如此一來,不但較不易被大野郎給激怒,要有更多的包容力,去和各種多元的人學習溝通。
首先學習去認識自己的情緒,什麼時候覺得自己的狀況很好,可以處理任何的挫折?什麼時候卻覺得隻要再一根稻草就要崩潰了?這就是心理狀態的差異。
大野郎就是喜歡在小鮮肉的麵前自誇,他喜歡教訓小鮮肉?如果小鮮肉的想法是,大野郎真的討厭死了,他又沒有自己做得強,情緒就非常的負麵。可以換個角度想,他就是比較沒有能力好好表達,忌妒自己,如果自己有獨到之處,他才懶得講呢。
小鮮肉本人比較沒有心機,他真的沒想到大野郎的心機很重。他實驗課剛好跟小鮮肉同一組,所以小鮮肉和大野郎和另一位同學在同一組做實驗,一開始的相處還好,誰知道大野郎自傲的本性漸漸的露出來了。
整組隻有小鮮肉一個人在做實驗,大野郎根本沒有幫忙。雖然另一位同學也不會做,但是他好歹也會幫忙拿電線之類的。
但是大野郎不但沒在做實驗,要他幫忙他還說:“我不懂得原理所以我不想做。”
十個實驗做不到三次,在三次裏麵小鮮肉還好心把他幫小鮮肉把東西掉下來也算進去裏麵。
如果晚上要考試,他還自己在看書,要他幫忙,大野郎說:“我很忙,泳隊裏很操,隻有這時候有時間看書。
小鮮肉怒道:“機車,我一星期三天要上補習班,還有學生會的事情要處理,我有說我沒空?要你們自己做實驗嗎?做得太晚還被你抱怨說怎麼做的比別組慢?整組隻有我一個人在做,能像你那樣到處找人聊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