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故事 八(1 / 1)

劉勇和陳翔從李雲峰的一家人那裏,找到了死者的兩個帳本和一個記事本,也問詢了十年前,他們特意收藏這些本子的原故,其中提供不少有價值線索。

兩位警官從問詢,與仔細了查看了那個記事本裏,李雲峰畫的地圖和寫的文字,眼前一亮。

他們研判出十年前,李雲峰失蹤和被殺的最後地點,就在跑馬山一窩羊一帶。可能是他去那裏購買罌粟殼時,招來殺身之禍。

帶著李雲峰的記事這個重要的物證,和其家人,飯店王老板等人的筆錄證言,劉勇讓陳翔火速開車返回到市公安局。

在寬大明亮的公安局大樓裏,召開了這個十年前特大四人命案的緊急會議,由刑偵處王副處長親自主持。

劉勇的第一偵破小組帶來了有關李雲峰失蹤,死亡的重大物證,人證和線索,撥開了刑警眼前的迷霧。

趕到死者孫秀珍家鄉的第二偵破小組,雖沒返回市局,也傳來一些事實情況,和有用的線索:

據當地派出所,孫秀珍的家人,鄰居等反映,十多年前的孫秀珍三十八歲,漂亮有人緣,聰明能幹,在普洱的墨江縣城是屬一屬二的經營茶葉女老板。

她們一家人有兩個位於城裏中心繁華大街的店鋪,一個由她丈夫鄧明超和其弟弟經營,一個由她獨立主持。

孫秀珍的這個茶葉店,規模最大,兼零售和批發,店鋪的後麵有一個貨品倉庫,據說彙集了墨江縣圍圍茶莊,茶農一半的普洱茶的產量。

可想而知,孫秀珍手中的資金雄厚,貨源充足,在經營茶葉的同行中有聲望。

在孫秀珍失蹤前一個月,她家裏發生了一件大事,夫妻兩人正式離婚了,各奔東西。

原來,她丈夫鄧超民的父母,爺爺,奶奶等老一輩人在解放前民國,清朝時期就幹茶葉買賣,是茶商世家,也有不少店鋪和一個製茶工廠。

在解放後,她們家的店鋪公私合營了,父輩成了老字號國營茶莊和公司的老人,有的是店鋪的負責人,像鄧明超等後一代,也是子承父業在縣裏茶葉店鋪上班了。

到了改革開放大潮到來,墨縣的國營,集體商業零售,批發和小企業開展了個人承包,股份製。

鄧超明一家人是經營普洱茶的世家,得天獨厚,分別承包了店鋪,小茶廠,以後又改製股份製,或集資買下公售的資產,成立了私人的茶葉商鋪,企業。

孫秀珍和鄧明超初中畢業,分配到縣城的一個茶葉店,當了學徒工,在工作接觸中漸漸成了戀人。

雖然,孫秀珍的父母是縣機械廠的工人,家境比起鄧家那是有很大懸殊。然而,鄧明超說服了不太同意這門婚事的父母,毅然和孫秀珍結成了夫妻。

結婚後,夫妻二人心心相印,勤奮工作,業務上成了縣城茶葉行業的尖子,又在家人幫助下,承包了茶業店。爾後,他們又下了海,苦心經營起自己的店鋪,茶莊,作得風聲水起。

那時創業之初,鄧明超和孫秀珍同心同德,可到了十年後,夫妻辦的私人企業有了規模,和雄厚的資本金錢,與其它家族企業一樣的短板和敝端也顯現出來。

鄧明超和孫秀珍的雙方直係親屬,什麼七大姑,八大姨都參於企業,由各方利益的分爭,產生了夫妻的裂痕,而且越來越大。

他們隻能將經營資產一分為二,鄧明超代理其父母,兄弟姐妹為一方,孫秀珍和由娘家的人為一方。

從此分了家,他們兩人各幹各的買賣,從不過問一方的經營情況,夫妻兩人也貌似神離,在公開場合逢場作戲,暗地己是各奔東西,誰也不幹涉對方的私生活,雙方成了名義上的夫妻。

鄧明超金屋藏嬌,孫秀珍也有情人,可不敢公開,就因兩個雙胞胎女兒還沒離開這個家。

到了這個月,她們的兩個女兒考上了遠離西南的大學校後,就宿學習,這才發生了鄧明超和孫秀珍秘密離婚的大事。

據家屬反映,這個孫秀珍在春城有一個年輕英俊的情人,比她小十多歲,是個畢業的於名牌文科係的大學生,在一次省級茶葉貿易展銷會上認識的。

椐警方調查,孫秀珍在春城的西山腳下,買了一幢小別墅,作為這個她和年輕情人同居的住處。

就是那個月,她和鄧明超離婚的第二天,也就是那年十月二十日,獨自開著私家小轎車進了城,而後神秘的失蹤了,再也沒回來。

當時,鄧明超己和這個妻子離了婚,不在關心注意孫秀珍的私事和行蹤。這個孫秀珍在這個以娘家人為首的家族企業裏,說一不二有威嚴,沒人敢去詢問她的私事。。

那天她獨自架車去春城時,隻讓其大姐主持企業經營,說出了她的去向,並稱兩天返回,叮囑大姐不必告訴家裏其它人,沒有重要之事,不必去電告之。

可是,自孫秀珍架車離開了墨縣城兩天後,音信皆無,令人其大姐和娘家人疑惑,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