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朝天宮(1 / 2)

《錄鬼簿》乃是天地間第一奇書,出自上古鬼仙白澤之手,後流落人間,引起三界眾生殺伐不斷。

上古時代有軒轅氏德施四野,澤被天下,得萬眾敬仰,又師從容成公學道百年,呼吸吐納,鑄鼎煉丹,終修成仙道,後經數百戰成為三界第一代天帝,尊為玉皇帝君,他號令天下,巡視四方,足跡遍曆山川,至東海海濱,得遇瑞獸白澤降至麾下,白澤本是一隻半獅半羊的異獸,以妖體修成鬼仙,位列鬼道三仙之首,博聞強記,知萬物之情,曉萬事之理,尤其通曉鬼道秘聞。

鬼道之物,與三清道門同生於天地之初,自古隱昧不明,莫知所形,玉皇帝君為鎮伏鬼類,以安三界,於是命白澤采昆侖山之玉石,劈石作壁,削金為筆,將鬼道物類象形記畫,集石成陣,號曰萬鬼安。

玉皇帝君將此玉石陣傳於術士陰鏘生,陰鏘生麵壁參悟數百年,從此中得導引服食之要訣,終於修成地仙,隱跡山川,他對萬鬼安大陣的威力和作用心有所忌,便將石刻拓印集冊,編纂成簿,補錄注釋,秘密傳之後人,名曰《錄鬼簿》,而玉石陣卻被他藏匿而不知所蹤。《錄鬼簿》不僅記載了鬼道各族各類的名稱、來曆、修煉方法,還記載了各類厭勝、降服的陣法和器物。

秦漢以降,鬼道日熾,鬼、妖、靈、怪,勢大難禁,與佛、道、術士分庭抗禮,鬼類或為修煉秘法,或為作惡逃劫,紛紛尋找爭奪《錄鬼簿》,鬼仙白澤被正道和鬼道所逼,不惜舍身,以千年妖靈封印《錄鬼簿》,此簿遂通靈辟邪,約一千年才會在人間出現一次,南北朝時期,《錄鬼簿》出現在道家茅山派華陽真人陶弘景之手,引起天下大亂,神鬼殺伐,生民塗炭。

千年之後,大明嘉靖年間,江西龍虎山,淩雲觀內,朝天宮。

“當——”

一聲鍾響在清晨冷冷的空氣中傳來,鍾聲的餘波伴著金色的陽光在山穀中回響不絕,此刻朝天宮高大宏偉的殿宇沐浴在初春的朝陽中,一排排雕梁畫棟,飛簷獸首鱗次櫛比,越發顯得金碧輝煌,門額上皇家禦賜的匾額紅底金字,閃閃發光,讓人不敢正視,朱門兩旁的金字對聯,乃出自當今皇帝明世宗朱厚熜之手,字體渾厚,拙樸方正,其聯曰:

三聖原同心,悲天憫人,廣開善緣垂寶相;

一元始分炁,濟世安民,普渡眾生悟真宗。

宮門內外的廂房裏走出數位下等道人、夥夫雜役開始忙碌,在門口奔走不絕,灑掃庭除,準備飯食。

隻見一個道人背著一口米袋,慌慌張張地從廂房裏出來,往朝陽宮的一側奔去,昨天特意下山買的米,一時大意,竟落在睡覺的地方,今天早上廚房的夥夫生火做飯,發現米缸空了,已經在門口罵街了,道人知道夥夫罵街事小,要是誤了早飯,讓全觀幾百口人餓肚子,那就捅了大婁子了,張真人的七星鹿尾鞭可是好一陣沒嚐到人血了,他可不想喂飽它。

正在自顧自念叨,腳下也趕得緊,不料在拐角處和一個人影撞了個滿懷,道人滿以為是正在掃地的劉老道,心裏一怒,一撇嘴:“你這不長眼的——啊——觀主——弟子該死!該死!”

說曹操,曹操到,道人竟然撞到了此刻死也不願意見到的觀主張真人,慌張之餘,連忙彎腰替觀主整理道袍的長袖,其實那道袍本來無恙。

“宋衛壯,做什麼這麼慌張?還有,修道之人,氣定神足,如何這等浮躁,張口便罵上了?”聽這聲音,洪亮震耳,中氣十足。

“徒弟知錯了,請觀主責罰。”道人把米袋放在地下,跪在地上磕頭,五體投地的模樣,身子像個貼在鍋底的餅。

“下不為例,這次饒了你,去吧。”張真人大袖一揮,免了宋衛壯的一頓鞭子。

宋衛壯千恩萬謝站起身來,趕緊背起米袋溜之夭夭,張真人這才轉過身來,邁步上了台階,朝著宮門走去。

一片朝霞之下,朝天宮宮門瑞氣升騰,霞光萬道,張真人身著紫色織金遍身雲鶴法衣,頭戴紫雲冠,他足有二百多歲的年紀,依然身形俊朗,麵如渥丹,須發染霜,雙目炯炯有神,長須飄胸,頗有些仙風道骨之象,鶴儀鬆顏之貌。

此刻真人昂然站在朝霞裏,簡直如天神下凡,神采奕奕。

張真人,俗名張四滿,修行高強,道法精深,所持正一玄壇誅神符,奪鬼神之機,伏魔除妖,匡扶正道,乃是道門巨擘。自從元代至正年間接任觀主之位,他掌管淩雲觀已經有一百多年了。

淩雲觀始建於東漢末年,第一代天師張角見天下大亂,流疫肆虐,便以符水救世濟人,設法壇,開門戶,聚眾收徒,凡入道者皆需納五鬥米,故稱為五鬥米道,又稱天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