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蘇家在京城裏過的第一個年,異常的隆重。
蘇向晚坐在窗台處看裏裏外外的小丫鬟忙上忙下地貼字帖,剪窗花,掛燈籠,莫名也被感染到濃厚的節日氛圍之中來。
蘇錦妤這陣子跟轉了性子一樣,對她的態度溫和了不少,在怡和閣裏見了她非但沒有挑事,還無比和善地跟她打招呼。
蘇向晚可不認為她是真的改過自新,往後要跟她這個妹妹相親相愛,不過是另有算計罷了。
從怡和閣裏回去的路上,蘇向晚沒有著急回去晚閣,而是趁著天氣好在園子裏頗有興致地逛了兩圈。
蘇府的構造她看過圖紙,也大概清楚了各自的方位。
古人講究門庭風水,當初蘇府也是請了大師調整過的,宅子選在京城裏的王公貴族區,近東市之餘又不吵鬧,院落十分寬廣,是典型的東西並跨四合院。
東西院又各自分前院,內院,後院。
她對這一切都是陌生的,後宅女子的日常活動範圍大概都在內院,前院基本是用來招待客人和宴席之用,蘇向晚沒什麼機會能逛出去。
今天是個例外。
蘇府似乎是有什麼客人到來,蘇老夫人讓眾人都去前廳見客,蘇向晚提前小半會出了院子,打算趁這個機會兜一圈遠路,把院落方位都切實地走一轉。
她喜歡一切都在掌握之中的感覺,來日方長,連住的家都不清楚是什麼樣,她會沒有安全感。
前院有個人工湖泊,假山蜿蜒,十分磅礴大氣,清澈見底的湖水裏銀光閃閃,像撒上一層銀粉。
眼下因為天冷,池塘裏空蕩蕩的。
聽說原本養著一條極其矜貴的雪龍魚,請了專門的人細養著,每一次蘇府有客人,必定都要走到湖泊邊上看兩眼,隻是雪龍魚受不得凍,這會應該移到了溫箱之中。
湖邊鵝卵石小路穿在一片花園叢林之間,她記得以前拍宮廷劇之時經常會有禦花園的取景,今下看來,那取景還不如蘇府園林裏的一半,想來真正的禦花園就更加壯觀了。
穿出園林,恰好是個歇腳的小涼亭,十分雅致,涼亭旁邊就是一條紅漆描金的長廊,直通前廳。
蘇向晚腳下一頓。
那長廊上站著兩個小少年,眉清目秀,唇紅齒白,身披錦裘,正不知道在理論著什麼,看那架勢,有幾分不相上下的意味。
蘇府男丁單薄,眼下隻有兩個。
一個大方柳氏姨娘所出庶子蘇錦良,一個二房尹氏所出嫡子蘇玉澤,雖然說嫡庶有別,但因為大房無嫡,蘇錦良還是十分受重視,雖說在處境待遇上蘇錦良略輸蘇玉澤幾分,但因為二人一同讀書教養,平日裏倒也沒分什麼尊卑有序。
他們身邊都各自跟了一個書童,顯然也是滿麵愁色,但都隻能看著,不敢出聲製止什麼。
抬眼看見蘇向晚過來,那兩人眼神如獲大釋,仿佛看見了什麼救星一般,教蘇向晚想走的機會都沒有。
“三小姐。”兩個書童對她見禮。
似乎發現有外人來了,兩個小少年停止了爭論,都往她的方向看過來。
蘇向晚端著笑臉走了過去。
左邊的小少年目光略有靈氣,帶著稚子意氣風發的驕傲,看來自小就是嬌生慣養沒有受過什麼欺負,應該就是尹氏之子蘇玉澤。
右邊的小少年沉穩許多,目光沉著,帶了一絲這個年紀不應該有的早熟氣息,這個應該是柳姨娘所出蘇錦良。
蘇玉澤大蘇錦良些許,排行第四。
“四弟,五弟。”蘇向晚跟他們打招呼。
“三姐好。”蘇錦良也恭敬地回禮,語氣裏帶了那麼一點疏離客氣,看來平日的關係也並沒有多麼熱絡。
蘇玉澤也喚她,不過語氣裏帶了幾分天生的驕縱,好像不怎麼把她看在眼裏,“三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