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零八章、招搖過市(1 / 2)

端陽盛典過後,京城裏又多了新的談資。

蘇向晚一個卑微商女,在宴會之上得了當今聖上的當麵賞賜,比起豫王出席龍舟比賽並且落敗並讓人關注。

一來豫王殿下惡名昭彰,坊間幸災樂禍幾句也就過去了,畢竟也不見因此生出其他的事端來,沒什麼八卦好說。

二來端陽盛典還從未有商女拿過這樣的恩典,加上坊間談論八卦曆來都是三姑六婆更多一些,總能捏造出各種雜七雜八的花邊新聞來,所以蘇向晚這個名字被配在各種版本的故事裏,讓人議論得津津有味。

蘇崇林麵上有光,巴不得揚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又是派米布施又是大擺宴席,這些日子裏頭,蘇家的門欄是絡繹不絕,出出入入都是上門拜訪的客人。

蘇向晚也一樣忙得腳不沾地。

她是女眷,要攀交情自然還是得走內眷的路子,尤其是蘇家是商戶,又不像官家那麼多計較的規矩,有利是圖又能擺些架子,蘇老夫人自然樂意得不得了。

今日接待了賈家綢緞的夫人,明日又接待錢家米行的夫人,蘇向晚沒事就要拉出來遛兩遛,活像動物園裏新進來稀奇的動物。

逢人見了她都要說上那麼客氣的幾句——這就是你們府上的三小姐啊,果真蕙質蘭心,溫婉可人,賢良淑德等等等等……

就這麼望上一眼能看出這麼多東西來也不容易。

蘇向晚隻管當花瓶在一邊坐著,順便陪個笑。

連續兩個月來,三天兩頭不是宴會就是見客,她簡直出盡了風頭。

蘇老夫人這些日子也是樂此不疲,蘇向晚破天荒很有耐心地陪著蘇老夫人招搖過日。

踏入七月之後,整個京城就似圍在一個大火爐之中,處處暑意燒得又旺又重。

天氣一熱,連帶著各家公子和小姐的出門消遣也少了。

蘇向晚卻是相反,好像是終於找到了拋頭露麵的機會,總能看見她出來晃蕩兩天。

不是去看上好的料子做衣裳,就是去采買最新花樣的頭麵首飾。

花枝招展地生怕自己被人忘在腦袋後頭。

大梁眼下國泰民安,京城裏的人們豐衣足食,平日閑暇無事就喜歡湊個熱鬧。

這個京城新熱蘇家的三小姐,就是這個熱鬧。

更甚者有好事者就守在蘇家三小姐的門口,隻等她出府,連忙廣而告之地博些眼球,大家聽聞這三小姐又出門,紛紛出來圍觀,盛況好比京城裏的盛典巡遊。

今日這蘇小姐去哪,去做什麼,買了什麼,穿了什麼,見了什麼人,都能成為今日津津樂道的聊天內容。

每次京城裏又出什麼熱鬧的事,或者什麼名人,不過月半就能消停得差不多了。

像蘇向晚這樣熱度持久不散,這麼久還能讓人掛在嘴邊,讓人下意識地就去關注她的還真是頭一次見。

這不,今日這會蘇府的千金又招搖過市排場十足地出了門。

那馬車是蘇向晚而後專門又找人訂做的,簾子換成了輕透的紗布,柔軟又朦朧,別人從外看進來,能依稀看見精致華麗的影子,卻看不真切。

越是看不清就越有人伸長了脖子看。

馬車似遊街般走過,留下陣陣餘香。

聽風閣是京城裏傍水而建的一處小酒樓,規模甚小,跟聚賢酒樓,乃至金玉酒樓和滿堂紅都不能相比,唯一特別的地方就是勝在清淨雅致,因為地處僻靜,尋常平民百姓也不會到這處來,達官貴人也看不上這裏,反倒成了京城裏某些公子小姐們喜歡的去處,春至秋時,這裏還經常會舉行一些茶會,詩會,琴會,棋會,酒會各種名義的聚會。

到這處來的大多不論出身,隻比才華,是個附庸風雅的好去處。

蘇向晚今日是來這裏赴約的。

皇上的賞賜下來之後,蘇府的訪客絡繹不絕,連帶著送禮也沒少過。

魏家一如既往地事不關己,連一句賀喜都不曾來說,為此蘇老夫人背地裏還頗有怨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