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三章、最後結果(1 / 2)

鎮國寺這件事雖然足夠隱蔽,但在朝堂之上還是掀起了不大不小的動蕩。

這裏頭涉及了兩個舉足輕重的門戶。

吏部侍郎和順昌侯府。

而最關鍵的人物,商女蘇蘭馨已經落在了刑部大牢。

此事連皇上也驚動了,命刑部徹查此事,務必在三天內結案。

刑部尚書張大人簡直是為難得頭發都掉了幾根。

死的是侍郎府的兒子,下手的親衛來自順昌侯府,最要命的是二房嫡女顧瀾身邊的親衛。

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怎麼會生出這麼匪夷所思的意外呢。

在後院裏帶著的貴女小姐身邊的親衛,殺了素未謀麵的吏部侍郎之子。

這要是傳出去,京城裏的話本都能寫出百八十個故事來。

想到豫王的那麼點幹係,這事就成了燙手的山芋,接了過來除了自認倒黴,還能怎麼做。

更詭異的是,偏偏臨王殿下那天就在鎮國寺。

趙昌陵盯著呢。

張大人是左右為難,要想不得罪豫王吧,這事就得輕輕放下。

但是臨王肯定不會放過針對豫王的這個大好機會,那這事就得嚴查嚴辦。

介於這種原因,刑部大牢裏頭的商女,他倒也不敢輕舉妄動地去審。

結案的時間隻有三天,張大人急得如同熱鍋上的螞蟻,除了團團轉也沒有其他的法子了。

然而還有比這個事更糟糕的。

哪怕張大人想盡了辦法把事情壓下來,這事還是像穿了孔的米袋,一下子就泄露了出去。

無可避免的流言在一天之內就席卷了京城。

這裏頭蘇家的商女,顧家的二小姐,吏部侍郎那個公子,合在一起足足演變出幾百個愛恨糾葛來。

橫豎京城裏大家閑來無事,最不缺的就是想象力,上下嘴唇一張一合,就是一個新的故事。

張大人騎虎難下,這個流言倒是逼著他做了選擇。

事情都鬧開了,自然隻能秉公處理了。

這兩日有雷陣雨,雖然來得又急又烈,但去的也快。

雨後的院子裏濕漉漉的,澄淨的陽光直灑下來,尤其明亮。

蘇向晚從鎮國寺回來之後,就不管顧瀾和嶽夫人的事了。

她隻是聽說案子轉交了刑部,反正三天後就有結果。

這三天裏就是顧瀾和嶽夫人各顯神通的時候了。

而眼下嶽夫人把事宣揚開了,逼得刑部的張大人迫於壓力不得已嚴查嚴辦,算是贏了第一個回合。

接下來嘛,自然要審問蘇蘭馨。

顧瀾還有把柄在蘇蘭馨身上,她這會應該急瘋了。

事情鬧成這樣,隻要從蘇蘭馨的口中裏頭得到算計趙昌陵這個信息,這事就會從私人恩怨轉化成朝堂裏頭的詭譎爭鬥。

陰謀論者很快就可以推斷出,是趙容顯存心要毀了趙昌陵的聲望,才讓顧瀾做這樣的事,結果吏部侍郎之子無辜受累,還被殺人滅口。

親衛已死,哪怕蘇蘭馨的片麵之詞不可信,定不了趙容顯的罪,但對趙容顯來說的確是無妄之災。

顧瀾這會估計就在等待機會滅蘇蘭馨的口,而嶽夫人就等著她出手,而後一舉擒獲,再坐實她殺人滅口的罪行。

蘇向晚看了看晴朗的天。

明知道有人盯著自己,顧瀾還敢出手嗎?

沾了雨水的花朵上點綴著晶瑩的水珠,蔣家的後院裏,丫鬟正在清理地上的水漬。

下過雨的天不但沒有變得涼爽,反而更加悶熱了。

空氣裏帶著溫熱的粘膩,陽光曬下來,像個大蒸籠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