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百三十五章、都是套路(1 / 2)

蘇向晚反而成了那個害人精,京城裏的貴女圈子裏,把她厭惡透了。

當然有一部分是先前吃過顧婉苦頭的人,聶氏知道她們對顧婉心有怨氣,可是敢怒不敢言,偏偏蘇向晚跟顧瀾友好往來,大家對著蘇向晚自然是死命地落井下石。

聶氏其實挺會保養,三十多歲的人了,皮膚還跟二十來歲的姑娘一樣水潤,她常年鑽研此道,頗有心得,在京城的夫人圈子裏頭也有一些名望。

顧瀾惹的這遭事著實讓她心煩,不過她煩的不過是那個不知好歹的蘇向晚罷了。

聶氏是知道顧瀾喜歡趙容顯的,不過外人雖然把她跟豫王捆在一起,但趙容顯對她們母女兩個的態度她心裏清楚。

所以雖然也希望顧瀾能如意坐上豫王妃的位置,聶氏心裏卻還有其他的盤算。

時局不穩,她也擔心最後是臨王勝出,到時候成王敗寇,趙容顯的結果自然不會好,在事情沒有明朗之前,她要為自己籌謀更多的退路。

“她若是自甘為妾,你任由她便是了,一個奴才還不如的東西,還值當你去動手。”聶氏一邊剝著葡萄,語氣裏帶著責備,“我想著你此事有些不大尋常,不過也沒有頭緒,總之你且收斂著,那個蘇向晚,母親自會幫你收拾。”

“她哪有資格勞得動母親你出手。”顧瀾咬著唇不甘不願地道。

她要是想殺蘇向晚早就殺了,她就是不想這麼輕易地要了她的命,不然何必搞出這麼多事來。

“我不用動手。”聶氏眼底閃過幾絲嘲諷,“她隻要繼續接近顧婉,那就是她最好的催命符。”

眼下在貴女圈子裏,蘇向晚的名氣很大,可卻不是什麼好的名聲。

尤其她還敢跟顧婉走得這麼近,狼群裏頭落入一隻白羊,可不就是等死嗎。

隻要有機會,憑那些貴女們的手段,自然能輕而易舉地整她,而且絕對是生不如死。

那個嶽夫人是個棘手的麻煩。

聶氏不想自己動手,免得被她鑽了空子算計了去。

所以給蘇向晚引禍事,借他人之手除去,那是最好的法子。

“可是顧婉不在京城。”顧瀾皺著眉道。

端陽慶典之後,顧婉平靜得不正常,開始顧瀾還以為蘇向晚沒有找她告狀,而後才發現顧婉居然在她的飯菜裏加刀子。

小小片薄如蟬翼的刀片,若真的不小心吃下去,定是不得好死。

顧瀾嚇得幾天不敢吃飯,人都消瘦了一圈。

聶氏氣瘋了,非要查出個究竟不可,結果顧硯把人送走了,這事懸著落不下來,顧瀾隻能被迫吞了這口氣。

“不在京城,就逼她回京城。”聶氏吃了一顆晶瑩剔透的葡萄,心情頗好地笑了。

七月很快就走到了盡頭。

八月盛夏,迎來的是連綿不斷的大雨。

轟隆的雷聲一陣接過一陣,沒日沒夜的雨水落下來,好像沒了盡頭。

天總是黑的。

然後雨水並沒有降去多少的熱意。

隨之而來的是變本加厲的潮濕溫熱。

“這雨再下下去,隻怕要出事了。”蘇向晚在窗邊忍不住道。

雖然劇情的大概走向都不一樣了,但有一件事她是記得的。

天氣隻要失常,那隨之而來的必然是災害。

幹旱不行,會引起旱災。

雨水多了也不行,會引發水災。

水災是最麻煩的,她記得曆史課上學過,古代除了戰爭,最大的災難就是水災,無數能人為治水耗盡了無數的心血,熬白了頭發。

可見水患這個事是極其難辦的。

劇本裏頭也正正寫了一次水災,蘇向晚沒有什麼治水的才能,她在這一次水災裏頭,繼續發揮自己的善心,以身作則的參與到賑災的行列來。

發大水之後,會有大量的難民湧入京城,到時候以臨王為首的一行人,會開始籌謀在城外設立難民營,收容難民。

蘇家出錢出力,簡直是不遺餘地。

而蘇向晚作為無比善良的女主,必定要去難民營那裏對難民們送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