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是辭舊迎新的日子,到處洋溢著春節的熱鬧氣氛。晚上吃過晚飯,家家戶戶都在自家門口照廳,把事先準備好的一捆柴豎起點燃,煞時整條街整條街的火光一片,然後掛在竹竿上的長掛鞭炮伸到火邊,鞭炮聲四起震耳欲聾,大家都捂著耳朵躲在門口仰麵望著,一陣陣鞭炮聲過後,接著擺成一圈的煙花也被點燃,隻聽嗖嗖聲響,夜空就開出了朵朵五彩繽紛的花,人們探著頭看著被映著美麗的夜空,不知道是怎麼樣的興奮,看著朵朵花兒變幻著,一會兒紅,一會兒黃,一會兒藍,一會兒白……;像炫爛的牡丹,像開放的菊花,像飛舞的蝴蝶,像美麗的噴泉……。火花衝到空中在空中劃著弧然後漸漸的落下。人們還在仰望著夜空,好像還能看到剛剛那炫爛的一幕。
??煙花過後,人們有的回家看春節文藝晚會,有的人們湊到一塊打牌,小孩子們也會聚到一塊玩他們的遊戲,小丹還站在街上,看著這一明一滅的一地暗火,剛剛熱鬧的街上頓時變得冷清,記得小的時候村裏買煙花的人家不多,大多就買幾掛鞭炮,她家也不會買煙花放,她和妹妹還有許多許多的孩子們,當然也有許大人,都會跑到有煙花的人家門口擠著看別人家門口放煙花,總是看不夠似的,從這家到那家,圍著村子轉,直到人家都不放了,還不回家,大人們都會在街上敲鑼打鼓,孩子們會在煙花殘局下撿地上沒有燃的帶著引線的鞭炮,裝的口袋裏滿滿的,小丹雖然不敢點鞭炮,但她會把撿來的鞭炮存起來,等到什麼時候遇到孟一凡的時候全都拿給他,他總是高興地在她麵前點燃那些鞭炮,聽那好聽的響聲。當然這些鞭炮也不一定全都響,他會把那些點了不響的扒開,將鞭炮芯兒裏的火藥倒在地上,劃一根火柴,扔到火藥上,遠離一點,看著那遇到火的火藥“蹭”的射出一道光芒。年幼的他們覺得放鞭炮,看火花,就是樂趣。
??而此的小丹,看著地上沒有來的及響的鞭炮又想起小時候的事情,現在地上的殘留的鞭炮沒人撿,小孩子也不會撿,因為他們過年不知道分多少鞭炮,哪裏會在乎這些沒有來的及響的殘留的鞭炮呢。
……
“煙花易冷,許多年以後,你我都長大了,你不再為我撿那滿口袋的鞭炮,我也不再為你點響那來不及響的殘落的鞭炮,不再為你點燃那道煙花。這一地的殘落誰甚撿?那一道煙花誰甚看?”人們各自去了,孟一凡還站在街上,看著這一明一滅的暗火,看著煙花殘局下沒有燃的鞭炮,想起小時候,她高興地將撿來的鞭炮捧給他,站在一旁高興地看他點鞭炮,燃放煙花,那快樂的情景仿佛還在眼前,如今卻成了花與火的回憶。
“為什麼要長大,你我都在盼,盼長大,可是長大了,你卻忘了我。”他以為她真的忘了他,不然怎麼會和別人在一起。心裏像有根針紮得生疼。
孟一凡撿起幾顆殘落的鞭炮,一個一個扒開,將鞭炮芯兒裏的火藥倒在地上,然後遠遠地劃一根火柴,扔到火藥上,霎時一道光芒四射,一片火花在夜幕中閃過。好美,可惜隻有他一人看。
……
??這一晚,大人們都不睡覺,等著晚上十二點吃年夜飯,就是不餓也要吃,是風俗,小丹和小絹等不到那麼晚就會困了,先回自己房間睡下,媽媽做好飯了,送到她們床前,讓她們多少吃上一點,然後她們再接著睡。
??早上天不亮就聽到鞭炮聲又響起了,陣接過一陣,據說這叫搶財,不管來年是不是搶到財,人們堅信著,掙先恐後地搶著放鞭炮。鞭炮聲還在耳邊回響,就有一夥一夥的人開始東家李家的拜年了,帶著新年的祝福,相互問好。屋子裏的人一會兒滿了,又空了,空了又滿了,一茬接一茬的人流不斷,平日裏見不到的朋友,熟人都在這會兒見到了。大街小巷裏又熱鬧起來,新的一年開始了。
??小孩子們總是盼著這一天到來,因為這天他們會哪到很多壓歲錢,他們會跟在大人後麵一起給長輩們拜年,而且他們的口袋裏也會鼓鼓的裝滿花生、瓜子和糖果,高興地像夥伴們炫耀他們鼓鼓囊囊的口袋。
??像小丹小絹一樣長大的姑娘都會躲在自己的房間裏不出來,長大了知道害羞了,不像小時候那樣,跟在媽媽或爸爸後麵到村裏各家各戶拜年討花生糖果吃,奶奶在的時候她們一大早就過去拜年,給奶奶祝福,現在奶奶不在了,她們哪也不用去,就躲在自己房間裏看電視。越是長大,越是體會不到過年的樂趣了,似乎所以的樂趣隻屬於孩子們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