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閑著無聊便拉著青筠偷偷到茶樓內聽書,隨手尋了個座位和青筠坐在台下,此時說書先生正唾沫橫飛的講著一段講了無數遍的官老爺救濟災民的故事。
我收起折扇問道:“不會是官老爺給了你銀子吧,來了幾回隻講這一段,不好不好,甚是無趣。”
說書先生剛想出口反駁,忽見我與青筠穿著男兒衣裳,尊容華貴,青筠背著一把佩劍,雙目炯炯有神的盯向他,看似不好惹的模樣,於是便把剛到口中的話咽下了肚子裏。
說書先生笑眯眯的問道:“公子,可是想聽從未聽過的故事?”
我聽罷勾了勾唇,在茶碗內倒了一杯茶,輕輕抿了一口,然後道:“那是自然,如若先生能說出精彩些的,我便多給先生打賞些銀子。”
我說完這番話後,便有幾個聽客附和道:“可不是嘛,來來回回總是講這幾個故事,真是無趣,這位小兄弟說的對,你若是講些我們從未聽過的,我們哥幾個以後天天來給你捧場。”
說書先生一聽此話,摸了摸稀疏的胡須,咂咂嘴巴,清了清嗓子拿著手中的折扇踱了幾步,待茶樓中許多聽客目光皆投過來時,才慢慢開口講到:“話說,你們可知,最近清知縣趙忠府上發生的怪事?”
“哪個趙忠?什麼怪事”?我饒有興趣的問道。
說書先生打了個啞謎道:“且慢,聽我從頭說起。”
“這趙忠本是清知縣的一位商人,家中是販賣絲綢的,名為“思品閣”可以說是做到了一家獨大,生意很是興隆,趙忠與方氏夫妻二人很受百姓愛戴,經常救濟乞丐與無家可歸之人,且在百姓口中落下了許多好名聲。可是有一天卻發生了一件怪事,凡是買了思品閣的絲綢,回到家後都會看見絲綢在夜晚變為人形,化作成一個紅衣女鬼索命。
青筠不解的打岔問道:“你怎知道?”
說書人不苟言笑道:“這事已經在清知縣傳開了,可是對外卻封鎖了消息,我家中親戚住在那裏,自然聽得個一二,不過是囫圇吞棗,詳細我便不知了。”
我一聽便突然來了興趣,收起折扇起身問:“此事可當真?”
說書先生答道:“鬼神之說信則有,不信則無,公子可以當做鬼神故事聽一聽罷了。”
我隨後點頭,看向青筠,青筠從袖口出拿出一兩銀子丟在桌上,“不用找了”。
我與青筠作狀走出茶樓,身後傳來小二的吆喝聲“客官慢走”。
青筠此時拉住我對我說道:“小姐,我知道你打的什麼主意,可是我們是偷偷溜出來的,我們還是上山吧,也不知道夏師兄他們能不能瞞得住,不然老天師知道了又該罰我們掃一整天的台階了。”
我裝作大事不妙的樣子驚訝到:“啊?那怎麼辦,青筠我們快回去吧。”
青筠終於露出一副小姐你終於你長大了的欣慰。
我忽然腳步一頓,拍了拍青筠的肩膀:“青筠,夏師兄宋師兄不是讓我們幫他們帶回去一隻燒雞嗎?你快去買,我在原地看看其他吃食,一會在這裏我們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