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潛龍之城(1 / 1)

數百年前,西南某地,天火蔓延,生靈塗炭,幸有一山脈阻隔,未能禍及中原大地。此災過後百餘年間,此地被中原王朝所統治,同時也帶來了一批罪臣之後用於開荒戍邊。而此山脈則被當地人稱之為“高黎貢”意為母親,後被王朝著名風水大師看到有魚躍龍門之兆,被聖上欽點龍脈,並將此地命名為藤越,派重兵把守此地。

藤越素來有極邊第一城的美稱,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為貿易提供了便利,三國交彙於一城,商品往來多位於此,故當地多商人。按照中原的戲稱,接壤的兩個鄰國稱為南夷,西蠻。藤越城作為南方絲綢之路境內最後的一個城池,其重要之處不言而喻。藤越境內有著名的火山熱海,火山就是字麵意思,熱海則不是海,而是溫泉的美稱。當地的溫泉客棧是最具特色的,除了一流的服務之外,還有其他地方沒有的溫泉。最著名的當屬徐娘開的來福客棧,風韻猶存的老板娘,頗有內涵的葷段子,可口的飯菜,便利的消息,以及親民的價格,上好的草料,都是來往商人的首選。當地曾流傳這樣的一句話“來福客棧來福不來禍”。不知道什麼原因,以前準備到來福客棧鬧事的人,距客棧還有一段路都會莫名暴斃,久而久之沒人敢在來福客棧鬧事。

藤越也有翡翠城的別稱,有史書曾記載“玉出南金沙江,皆為藤越所屬”,藤越雖然不是玉的原產地,但從前玉的原產地猛拱屬於騰衝,不過由於戰爭猛拱被割讓了出去,但玉的加工和銷售依舊在藤越進行,故外人都認為翡翠出藤越。當地有一條出名的百寶街,裏麵大大小小的都是珠寶專賣店,紅綠寶石,翡翠雕件琳琅滿目,手鐲,耳片,玉簪,玉墜等飾品晶瑩剔透,光彩照人,使人無不沉醉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藤越翡翠無假貨,人們隻管放心買,不用擔心真偽。除此之外當地還有一絕“賭石”,賭石的原料為毛石,也稱璞玉,外行人來看隻不過是一些大小不一的石頭罷了,但內行人可憑借一些細微之處窺見其蘊含的價值,不過具體還要切開它的外皮,才能確定玉的價值。因為內行人可以窺見點端倪,所以這璞玉的價格也相差甚大,不過凡事沒有絕對的,璞玉的價格並不能代表切開之後也一定值這個價,於是這裏常常流傳這樣的話“一刀定貧富”。來到這裏渴望暴富的人,通常都要來這裏賭一次石,不過真正發財的少之又少,因為真正好的石頭老板怎會放過,而且即使出售也在天字閣裏麵,那價格其實和切出來都差不多。即使這樣依舊阻止不了人們的發財夢。

據傳聞當地隱約有成為第四富的尹式家族,其先祖就是因為一塊被鑲嵌在馬廄裏的“蒙頭玉”而發的財。這塊平平無奇的石頭被人當做墊腳石不知多少年,但也正是這樣久經馬蹄打磨,偶然一日被日光照射,竟反射出一縷碧光,尹式先祖大喜,挖石解玉一氣嗬成,裏麵竟然是塊絕色翡翠。尹式先祖將其製成大量“掛片”,並製成燈籠,引起轟動,並靠自己的頭腦成為巨富。有這樣傳奇的故事,來往旅客怎能不賭石?

藤越城商人眾多,幾乎一半的人都從事經商,但這裏非常重視教育,除了第一代的商人文化水平可能欠缺外,他們的後代都是請私塾,這些商人的後代有很多都考取了功名。在這裏很少會出現“富不過三代”這種說法,最典型的就是李,王,楊,三家富了兩百多年還未曾出現衰敗。除了他們的教育之外,最主要的一點是他們三家真的很仁義,從不欺壓百姓,而且闖夷方,或者走西蠻他們的商隊對當地人很照顧,所以在外他們三家就是藤越的招牌,而且人們有商品往來都願意找他們代理。。

藤越城,文星樓,樂天道長觀天,一彗星襲月,宛如白晝。翌日,一男嬰誕生。

許多年以後,人們仍對某一大人物誕生的這天奇觀津津樂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