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嬌跟阮廣輝兩人聊著天,第一批雞蛋糕出爐,顧客也慢慢上門。
新增了兩個爐子,工作量加大了些,但這樣的勞動強度阮廣輝跟阮思嬌都能吃得消。
不用磨洋工,反而幹著更舒服。
阮廣輝跟阮思嬌兩人說說笑笑、招呼客人,一天的時間飛快過去,等到收攤阮廣輝還意猶未盡。
“要是隻有白天、沒有黑夜就好了。”阮廣輝感歎。
阮思嬌扯了扯唇角,要是真那樣,連軸轉還不得把人給累死?
後世倒是有工廠兩班倒、三班倒,機器不停,工人輪班休息。
不過他們現在也沒那麼大的銷售能力呀,五個爐子一整天不熄火,就他們鎮上的消費能力而言,也算是到頂了。
回家的路上阮廣輝就在嘀嘀咕咕的算帳。
他們雞蛋糕店一天能賺八十,一個月三十天就是兩千四,他們家要不了幾個月就發了大財!
這賺錢的速度是啥概念?阮廣輝從前想做生意搞小動作,卻從來沒敢想過自己有一天竟然能賺這麼多!
“嬌嬌,咱一定得好好幹!”阮廣輝在阮思嬌關門的時候,十分堅定的說。
阮思嬌眼睛撲閃了下,如果她沒有記錯,這時代已經有個詞叫萬元戶了。
別的地方改革早,去年就開始評萬元戶。
他們這裏現在熱熱鬧鬧的鬧改革,要不了多久肯定也要評選萬元戶。
阮思嬌倒沒想著要出風頭,可這風頭不出還真不行。
縣上評選萬元戶,大家披紅掛彩的遊街,鼓勵大家發家致富。
隻有人們手裏越來越有錢,資本才能流動起來,機會才能真正到來。
要是大家都窮得丁當響,社會難以進步,又能有多少機會能讓阮思嬌去抓?
這又是跟過去大資本家不同的地方,國家號招的是集體奔小康。
阮思嬌跟阮廣輝忙著店裏的事,天剛亮就去鎮上,直到天黑透了才到家,根本不知道隔壁院裏今天發生了一件大事!
--
“你說什麼!”阮廣輝進家,聽到阮老太太說阮曉慧回娘家了,頓時瞪大眼睛。
阮老太太歎了聲,“誌強沒說啥,是有人聽到曉慧回來跟誌強哭訴,說蔣軍跟她離婚了,被趕回娘家來的。”
阮老太太知道這件事,也是從村裏人口中得知。
阮廣輝直接冷哼一聲,“既然他們沒說什麼,咱家也隻當不知道!”
阮建國幹的那些“好事”,阮曉慧也跟著一起出力,還把蔣軍從阮思嬌手裏搶走,想起這些阮廣輝就氣得牙癢癢。
他倒不是舍不得蔣軍,阮思嬌沒能跟蔣軍在一起,阮廣輝高興都來不及。
可這不等於阮曉慧替家裏立了功!
阮曉慧也是阮老太太的孫女,雖然阮老太太疼阮思嬌,可也沒偏心到想讓阮曉慧去死。
其實之前阮老太太對所有的孫子孫女輩都挺好的,隻是對阮思嬌格外喜歡而已。
要不是阮曉慧做那麼多對不起阮思嬌的事,阮老太太也不會寒了心。
“算了。”阮老太太擺了擺手,回自己屋裏去,隻當沒生過阮建國那個兔崽子!
沒二兒子,就更不會有阮曉慧這個孫女。
阮家人這邊隻當不知道阮曉慧回來了,阮曉慧那邊倒也是風平浪靜的,自從她回來,幾乎沒出過家門,更沒跟阮家這邊的人打過照麵。
阮思嬌沒見過阮曉慧之前,阮廣輝的意思是大家別主動跟阮思嬌提起。
阮思嬌一心在店裏忙,日子就過得飛快,一轉眼又過了好幾天。
阮廣輝盤了一下帳,前兩天兩個人算是試水,賺了七十塊錢。
自從添了爐子,五天來他們又賺了將近四百。
“嬌嬌,你之前進貨花的錢先拿回去吧。”阮廣輝主動跟阮思嬌說。
阮思嬌那批貨是從代購網弄的,但她不能說,阮廣輝說要給她錢,阮思嬌同意。
算過帳,阮廣輝就把本錢都給阮思嬌,除了店裏還能支撐三四天的原材料,其實剩餘的流動資金沒多少,接下來還得再進貨,所以談不上分錢。
阮廣輝問阮思嬌,“你之前從哪裏進的貨?”
阮思嬌搖頭,“之前跑黑市的關係,都是個人手裏弄的。現在咱們需求量挺大,我建議咱們從麵粉場跟榨油廠拉貨。”
“廠裏的東西能賣給咱們?”阮廣輝沒把握。
阮思嬌覺得現在都開放了,私人去廠裏拉貨應該是可以的。
要不然他們這些開店的怎麼辦?
這個事阮思嬌還去找了葉歲歲,葉歲歲最近生意也挺好的。
聽阮思嬌說去麵粉廠拉貨的事,葉歲歲讚同,“我也覺得麵粉廠會把貨賣給咱們。”
“你那能用多少麵粉?”阮思嬌問。
葉歲歲粗算了一下,“一個月怎麼也得一千斤麵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