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芸還沒開口,賀紅梅就把自行車推進朱芸家院子,把兩袋麥麩解開繩子往地上推。
“二嫂,你這……”
“好你個朱芸,騙人都騙到自已娘家了!”賀紅梅打斷朱芸的話,瞪著眼睛看她。
朱芸眼睛一撲閃,難道縣第三麵粉廠把直營點也設到徐寨鄉了?
賀紅梅生氣,朱芸爸媽則是替這個女兒感到不好意思,他們老朱家人人忠厚,個個踏實肯幹,家裏條件不說多好,但在整個村子裏,那也算是很不錯的。
生產隊那會兒就數他家勞動力多,掙的公分也多,年尾分糧的時候誰家不羨慕?
朱芸是他爸媽的老來女,整個朱家就這一個小女娃娃,自然是全家捧著長大的。
鄉下女娃當然不可能錦衣玉食,但朱芸從小到大,家裏誰也不舍得讓她幹半點活,更不可能缺少她吃穿。
朱芸爺爺奶奶還在的時候,家裏人都吃玉米麵,僅有的好麵是留給兩位老人的。
可爺爺奶奶非要把好麵留給朱芸,隻要朱芸不吃飽,兩位老人堅決不肯吃那好麵。
這樣嬌養著長大的女兒,根本不會幹什麼活!
可是能怎麼辦呢?把女兒嬌養到二十歲,難道這個時候再逼她吃苦下地學勞動嗎?
還是嫁人吧!朱進山兩口子挑來挑去,挑中了葉洪波,因為那時候葉家是整個紅星村日子過得最好的人家。
更重要的一點,葉洪波三兄弟挨肩,老大葉洪軍二十二歲,老二葉洪波二十,老三葉洪興十九。
當時葉家二老也算年輕,兩人都不過四十五歲。
葉洪軍已經在早兩年結了婚,娶的錢鳳英就是他們徐寨鄉的,朱進山跟錢鳳英娘家爹媽還認識,知道錢鳳英脾氣秉性都好,朱芸要是進了葉家門,妯娌肯定也不可能欺負她。
這樣一家子五個勞動力,朱芸嫁過去還能累著?肯定是跟妯娌一起做做家務事。
朱進山打著這樣的主意,總算同意了跟紅星村葉家的親事。
誰能想到親家去的早,丟下三個兒子不管了?
老人不在,葉家三兄弟自然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樣不分家,首先老三家的田華蘭就不同意,最大的原因就在朱芸身上。
再到後來包產到戶,更是各家顧各家。
隊上領導也不催下地了,朱芸跟葉洪波一個靠著另外一個,這完全就是兩個和尚沒水喝的故事。
分產到戶沒兩年,兩口子過成了村裏生活水平特別差的那一類。
可包產到戶後朱進山自己也忙呢,他哪有多功夫關注自己女兒過成了啥樣?
前段時間朱芸回娘家去借錢,朱進山兩口子聽她說十裏鋪的變化,聽朱芸形容做小買賣有多賺錢,三五個拿工資的還不如一個做小生意的呢!
朱進山也聽得心動,卻又怕朱芸真把小生意做起來,惹上什麼事。
朱芸一心吹噓,把任副縣長坐鎮十裏鋪的事都拿出來說,十裏鋪街上的熱鬧更是被朱芸吹得,好似比縣成還要繁華。
一個小小的十裏鋪,當然不可能一下子變得比縣城還好,但整個九華縣隻有十裏鋪恢複集市,有人騎車跑幾十裏,就為逛逛十裏鋪的集!
朱芸勸了朱進山大半天,說得口幹舌燥。
正好他們村有人去十裏鋪逛集回來,朱進山抓著人一問,心裏總算相信了朱芸的話。
女兒想把日子過好,朱進山是支持的,隻是要一個農民一下子拿出幾百塊錢,那也是不可能。
朱進山湊了半天,隻湊到五十塊錢。
五十塊錢夠幹啥?在當時的朱芸心裏,麥麩一毛錢一斤,五十塊錢隻能買五百斤麥麩,五百斤離一萬斤可差遠了!
無奈之下朱進山又去找親戚家湊,別家聽說是做小生意,都不敢借這個錢,生怕朱芸惹禍上身,把他們也給連累了。
朱芸堂哥朱玉川是個老實人,自家叔叔都求上門了,拍著胸脯做擔保,朱芸還在邊上說,等幾天還錢的時候多給堂哥二十斤麥麩做感謝。
朱玉川實在不知道怎麼拒絕,硬著頭皮拿了五十塊錢給朱芸。
這是朱芸借到錢的過程,至於說賀紅梅等人今天過來,則是因為那兩袋麥麩。
九華縣全縣大開放,徐寨鄉自然也恢複了集市。
朱玉川跟賀紅梅今天一大早就帶著兩袋麥麩上集,想碰碰運氣,看能不能把麥麩賣掉。
結果人家一聽他們要價一毛錢一斤,直接甩給他們一個白眼,“縣第三麵粉廠在十裏鋪設立直營點,麥麩才五分錢一斤,你們要做生意也得去打聽下行情,這樣瞎賣能做得起生意?”
都是農民,再難聽的話人家倒是也沒說,朱玉川自己就已經羞得滿臉通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