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思嬌弄這個生產線,是為了減少人員,卻又不搞兩班倒,偏偏要搞三班倒。
她是在替工人著想,不願意太壓榨人。
另外,來廠裏上班的,都是附近的村民,人家選擇來上班,自然是願意把家裏的事都撂下。
可哪家沒有地?還有許多人養著豬,喂著雞鴨。
阮思嬌這個三班倒,每天上班八小時,餘的時間還能照顧家裏。
她的這個舉措很得民心,大家聽說每天上班八小時,一個月還有四十五塊錢的工資拿,都高興的不得了。
這才一天時間,就已經招到一百多個合適的工人了。
葉歲歲就是有點發愁,“咱倆秋季開學之後都得回學校,這工廠管理怎麼辦啊。”
工廠不僅要抓生產,還要有財務。
如果阮思嬌跟葉歲歲一個抓生產,一個管財務,倒是完全能勝任,可她倆不是能把時間都放在工廠上麵的。
陸文宴在一邊聽著,眼睛撲閃。
他剛剛還問阮思嬌有沒有什麼需要幫忙的,現在問題來了,陸文宴卻覺得幫不上忙。
“我幫你們問問我媽能不能介紹人過來吧?”陸文宴問。
葉歲歲直接甩給他一個白眼,“城裏人能放著鐵飯碗不要,來我們這個私人小廠工作?”
陸文宴一噎,好像也是這個道理哦。
現在廠裏招的都是附近農民,農民不會要求住房福利、保險什麼的,他們農閑之餘還能一個月賺幾十塊,都覺得這種機會求之不得。
城裏人卻肯定不會這麼想。
就算私人廠子給開的工資高,他們也不會放棄自己的鐵飯碗。
更何況,一個月四十五的工資並不高,國營廠子一般也能開到這個工資。
效益好,加班多的廠,拿到的工資比他們這還高些呢。
陸文宴呆半天,竟然覺得自己半點忙也幫不上,頓時有點鬱悶。
他媽一個勁兒的說,讓他來看看,最好是能給阮思嬌幫上什麼忙,陸文宴現在覺得他媽說的是錯的。
不過能湊在阮思嬌跟前,陸文宴還是挺高興的。
阮思嬌也覺得陸文宴這個狗皮膏藥是甩不掉了,幹脆也不再理他。
“我小姑姑你看行不行?”阮思嬌問。
葉歲歲眼睛一亮,“那當然行。”
阮寶蓮高中畢業,文化程度當然夠。
隻是,阮寶蓮在良種場,那也算個正經單位了。
她雖然不是城市戶口,卻和吃商品糧的城裏人一樣,工資、各種福利待遇都不錯。
阮寶蓮是沒有結婚,所以在良種場住四人間的宿舍。
已經結婚的,如果夫妻雙方都在良種場工作,是能分到個兩室房子的。
就算隻有一方在良種場工作,也能分到個一室。
讓阮寶蓮放棄良種場的工作,來他們工廠上班?
當初阮廣輝偷偷辭掉良種場的工作,跟阮思嬌合夥開雞蛋糕店,阮老太太好險沒被他氣死。
“要不,咱們給開的工資高一點?”葉歲歲問。
她到底還是希望阮寶蓮能來廠裏幫忙的。
阮思嬌點頭,“我奶奶的思想工作我來做。”
阮廣輝辭職那時候,是情況不明。
但是現在,幾家店的生意都好,阮思嬌又開起工廠,她覺得她奶奶的工作應該好做多了。
之前阮寶蓮回來去店裏幫忙,似乎也並不排斥辭掉自己的鐵飯碗。
兩人說好阮寶蓮的事,葉歲歲就說,“那我找人去跟小姑姑說一聲,她要是願意來廠裏幫忙,看能不能盡快回來。”
阮寶蓮做財務很合適,這個問題解決,抓生產這一邊倒是能湊和。
葉歲歲的意思,每個車間算一個生產小組,十個人裏麵挑一個能力較強的當組長。
五個組長先管著也行,等發現合適的,再提一個人出來主抓生產。
銷售這一塊兒不用操心,目前機器全開,能供上飼料店的銷售量。
但飼料店的銷售節節攀升,說不準要不了多久,工廠還要再上新的生產線。
陸文宴一直在一邊聽著,他終於找到一件自己可以幫忙的事。
“我可以去梁種場,我騎車來的。”陸文宴腦袋往前湊,笑嘻嘻的說。
阮思嬌正愁甩不開這個狗皮膏藥呢,趕緊點頭,“那你去吧,要是說不清楚,就讓我小姑姑回來,我跟她說。”
陸文宴有點鬱悶,他怎麼就說不清楚了?他看起來口齒很不伶俐嗎?
陸文宴帶著鬱悶走了,又有人來報名,阮思嬌跟葉歲歲一起給人家登記。
然後,葉歲歲的妹妹葉年年就過來了。
“姐,工廠的人都招好了嗎?”葉年年問。
看到妹妹,葉歲歲就頭疼,“不是讓你去學校補習?”
葉年年翻了翻眼睛,“都說了我不想補習!教的那什麼自然拚讀法,我別說英語字母了,就連拚音字母我都拚不好。下學期我不準備上學了,我要來你們工廠做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