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王,媯戌,先王之四子,其母得寵於先王,自幼聰慧,先王很是喜愛,當今王上,先王之三子,其母並不受寵,然自幼便有賢德風範,雖其母無寵,可是這小小的賢王卻博得了先王的喜愛,自然王位的競爭者就有了當今王上的一杯羹。
昭王見張棟甫坐在那裏靜靜的喝著茶,一言不發,心中便開始揣測起來,這位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今日來此,定是有大事發生,昨夜聽聞太子遇刺,今日這位便來府上拜訪,莫非是懷疑本王與此事有關不成,昭王在心裏暗自思量著,這也是個心裏清楚非要裝糊塗的主。
張棟甫此時正做好準備等著昭王自己跳坑,然不發一言,就是要給昭王造成來此定有要事的假象,而後自己坐收漁翁之利便好,讓他自己甘心情願的跳坑,腹黑之人非他莫屬。
此時昭王開口道“棟甫來此可有要事與本王相商”投石問路的來上一句。
張棟甫坐等昭王開口,他才能繪聲繪色的給昭王挖坑,讓人家跳下去不是嗎,自己在心中把自己給佩服了一番呢,太睿智了有木有,小福在一旁看著自家主子那小人得誌的小眼神,眼角直抽抽,您老的臉皮是不是忒厚了點呢,爺,您這樣對待昭王真心覺得自己很善良,哎……..小福腹誹中……..
“王爺,棟甫此次來府上叨擾確實是有要事相告,昨日太子遇刺,想必王爺您是知曉的,王上“日禺”之時召見下官,也是為了太子遇刺之事,王上很是震怒,太子遇刺會招來其他國的異動,國之根本不穩定,鄭國很可能借此機會派兵我國,名義當然是保護太子殿下,王爺依您見,此次太子遇刺,這歹人該是何許人也,朝中有人懷疑公子留的嫌疑巨大,王上派下官處理此事,下官特來邀王爺相商”。話畢,隻見昭王此時若有所思,神情凝重,感覺昭王上道的,他也就放心了,腦子開始神遊回府了。陪嬌妻才是正道。
“棟甫,依你所言,太子遇刺事情嚴重,本王就不避諱與你了,依本王所見,太子此次遇刺定是他自己設計,目的是王上,不是本王為公子留開脫,太子此次行為有栽贓嫁禍之嫌,本王可用項上人頭擔保,公子留絕對未曾設計刺殺太子”昭王說的相當懇切。
張棟甫嘴角上揚,證明此時他的心情愉悅,昭王太識相了,這麼上道,那我就成全您老一下,豈不是一舉數得,向王爺拱了拱手道“王爺萬萬不可,下官並為懷疑公子留,隻因王爺多年對公子留的教導,王上很放心的將公子留交予王爺教導,自是對王爺的品德信得過,下官此次來府上,為的是讓王爺放心,王上對王爺和公子留是萬分信任的,王上意思是太子遇刺之事不能給陳國造成影響,主要是他國的異動”說完還不忘歎氣,“王上是明主,為百姓著想的好王上”聲情並茂的演上一出,小福在一旁眼角抽個不停,忍著差點笑場,您老可真是絕了……..吐槽中…..
“棟甫此言極是,依本王所見,當務之急應該是先穩住鄭國,派信使去鄭國說明情況,斷不能讓鄭國得逞,太子即位,便可明目張膽的吞並陳國,有本王在的一天,鄭國休想得逞。”此時昭王真是有怒發衝冠的架勢。
“王爺設想周全,是下官所不及的,王上正是此意,不知王爺覺得派哪位去鄭國比較妥當呢”繼續挖坑中。
“依本王所見,雲峰上大夫比較合適,此人睿智,足智多謀,為人豁達,本王舉薦此人出使鄭國最合適不過,棟甫可有合適人選”昭王語畢,看了一眼張棟甫道。
“下官讚同王爺的舉薦,我也覺得此人可以擔此重任,那就按照王爺的安排進行,王爺您也知曉,家中發妻剛剛生產還未足月,下官因為朝中事情實難脫身,下官一直未曾有閑暇時間陪在左右,想想實在不該,”一副懊惱的表情,讓人很是同情有木有…….
“棟甫是朝中重臣,王上倚仗之人,盡心盡力為了王上,對於家中夫人的照顧自然是少的,棟甫既然如此幫襯本王,特來知會本王一聲,本王實在是感激不盡,你要是信得過本王,本王可將此事辦妥,你盡可放心在家照顧妻兒,你看如何”昭王句句把自己說進了坑裏,真真是好人啊。
張棟甫起身拱手道“真是謝過王爺的體諒,下官深感五內,王爺真是國之棟梁,王上之幸,那下官就恭敬不如從命了,棟甫在此謝過王爺”,語畢,還不忘抽了抽鼻子,顯得是因為激動而感激涕零。
“哈哈哈,棟甫也是朝中重臣,好,就這麼辦,今天日正咱們不醉不歸”,馬屁要拍得響,還要拍的準,這就是境界,張棟甫把準了昭王的命脈“公子留”,可不是水到渠成完勝告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