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風起雲轉,會以這種方式收場,所有朝臣始料未及,想來太子定會自盡,大局已定,萬萬沒想到,陳王會有如此安排。
所有朝臣開始揣測起來,先王為何要如此安排,是要迷惑眾人,還是有其他打算,眾人一頭霧水。
“太子,既然王兄有如此安排,想來王兄是經過深色熟慮而後決定的,你就聽從他的安排吧”昭王此時語重心長的道。
從前他對於這個侄子可是水火不容,無非都是為了這個王位,太子兵敗,本以為會是個悲慘的下場,誰料到峰回路轉,陳王會為太子留條後路,這可謂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太子心中五味雜陳,這麼多年的仇恨,設計陷害,都是為了報複他的父王,為了王位,為了證明自己也是個優秀的孩子,他也曾經幻想過自己的父王是喜歡他的,始料未及的是,他所有的報複都是在傷害那個愛著自己的父王。
他恨自己,為什麼當時沒有注意到這些,沒有親口聽到父王誇獎他聰明伶俐,為什麼沒有好好的和父王坐下了平心靜氣的聊天。
現在一切都晚了,隻能眼睜睜的看著父王離去,再也找不回當初的美好。
“王叔,侄兒會聽從父王安排,待父王入土為安後,盡早去安陽,請王叔放心”,太子此時真心實意的道。
他心中仇恨的火焰一下子被湮滅,什麼都沒有了,這麼多年,他不光在報複陳王也是在折磨自己,他不相信愛情,府中姬妾成群,卻沒有一個是真心對待,子嗣也是單薄,就一個女兒。
他緊鎖心扉,不曾有人真正走入,他害怕受傷,他所有的精力都用作報複陳王,同時也是在懲罰自己,隻是他自己不得而知。
***
“太子殿下,王後娘娘歿了”姬環的貼身宮女紫娟哭著道。
太子聞得此言,呆愣在那裏,噗的一口,鮮血噴了出來,顧不得這些,跌跌撞撞的向著奉衍殿奔去。
昭王和眾朝臣全體一愣,這是鬧的哪一出,王上剛剛故去,王後也故去了,想來定是應為那封信函,而悔不當初,追隨先王而去了。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知道怎麼辦,最後還是張棟甫站出來,道“眾位大人,王後娘娘這是追隨先王而去了,我們一起前往奉衍殿吊唁吧”。
“三位皇子殿下,也隨下官去奉衍殿吧,王後娘娘與先王鶼鰈情深,下官動容,我們一起去吊唁吧”
眾人沒有意見,事情來的太突然,這一天之內發生了太多的事情,讓這些人經曆了人生中最難預料的事情,眾人都在心中暗自念了一句“阿彌陀佛”。
太子進門後看見自己的母後額頭是血,倒在陳王的靈柩旁,宮女太監不敢上前,全都呆愣在那裏。
他此時覺得渾身的力氣被抽光,而後又吐了一口血,三步並作兩步來到姬環麵前,跪下輕輕的將她抱在懷裏。
“母後,你不要嚇唬兒子好嗎,你睜開眼睛看看,我是師兒,你快醒來啊”太子喃喃自語的道。
眼淚控製不住的流下來,他失去了愛他的父王,又失去了愛他的母後,他突然覺得自己猶如在冰雪中行走,漫無邊際,又冷又怕…..
他就一個跪的姿勢,抱著姬環,一直喃喃自語,外麵說什麼都聽不見,看不見…..
張棟甫等人剛要進殿時就見到這幅場景,眾人都站在殿外沒有進來,那樣詫異的望著他。
昭王、張棟甫、三位皇子殿下,先後踏入奉衍殿,見狀心中略有不忍,雖說她有過錯,但是她也為自己的所作為付出了代價不是嗎。
張棟甫吩咐內豎,將王後娘娘梳洗裝扮後與陳王並棺,共同葬入皇陵
太子一直緊緊的抱著姬環,內豎都不敢靠近,像是誰要加害與他似的,此時的他嘴角都是血跡,白色的袍子上已經被血染紅了,看著很瘮人。
張棟甫上前拱拱手道“太子殿下,請讓王後娘娘安息吧,您節哀順變”。
太子師抬頭看了一眼他,沒有說話,還是維持著這個動作。
昭王此時搖搖頭苦笑著,沒辦法了,隻能上前點了他的穴道,太子怔怔的定在那裏,雙眼噴火,一時急火攻心暈倒了。
內豎和宮女趕緊將王後娘娘抬到偏殿進行梳洗,而後與陳王並棺,也算是完成了她的心願,生死相隨。
所有的事情總算是塵埃落定了,帝王之術,為君者難,為臣者忠,世事難料,朝堂如戰場,伴君伴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