刹那間的微妙感出現。
中學時代學到的所有知識浮現,畢竟這是這身體日夜學習複習的知識,腦細胞中的記憶並沒有消失,此時麵臨熟悉的考題時,隨著王野的這一拍腦袋似乎激活了這些課文記憶。
左手按在額頭上,使勁的拍打著,王野感覺這樣做似乎就能把沉睡在身體裏的記憶喚醒。
考場中監考老師看到這一幕,暗自搖搖頭,卻並沒有多奇怪,因為像王野這樣在考試時用手拍腦袋的考生太常見了。
考生們總是堅信著,自己的腦袋就像信號不好的電視機,使勁拍打兩下,就有可能修好,喚醒曾經苦讀背誦過的課文,這是幾乎所有學生的必備技能,幾乎都有過這樣的行為,特別是在考試的時候。
除了《拍腦袋》外,還有2B鉛筆頭骰子選擇法,俺尋思排除法,咬手指,咬筆頭,還有選擇題不會就全部選B或選C的萬能考試法!
曆經六年,九年,十二年,十六年等年份不同的考生們,早已在一場場殘酷的考試中磨練出各種專業技能。
啪!
又一聲輕拍,王野隻感覺腦海中閃爍出《孔乙已》課文片段,真的,真的有用,拍腦袋真的讓他喚醒了少年王野腦袋中的記憶.
考試越到後麵,遇到難題時,隻要王野一拍腦袋就能回想起語文課時學習,背誦過的課文記憶。
比如下麵這道題:
.文學常識填空:
《孔乙己》作者———(填空)、原名———(填空)、字豫才,浙江紹興人,是中國現代偉大的無產階級———(填空)、———(填空)、———(填空)、中國現代文學的奠基人。《孔乙己》一文是魯迅繼———(填空)、後寫的第二篇白話文。
“《孔乙已》的作者是誰???孔乙已‘憑白汙人清白’的梗我倒是很熟,可孔乙已的作者是誰我哪記得啊。”
“好像是魯訊吧,中學生離不開的課本作者魯訊,三味書屋,狂人日記還有少年閏土什麼的。”
“噫?”
王野發現了什麼。
考題的最後一句:‘《孔乙己》一文是魯迅繼———(填空)、後寫的第二篇白話文。’
這考題居然直接寫出了作者是誰,就是魯訊!
魯迅,中學生們永遠忘不了的課文作者。
“……怎麼忘了會有考題福利了啊,有的時候考題本身就告訴你答案了呀,這種事,居然還能再次重溫一次……”
美滋滋的寫上答案,知道作者是魯迅後,後麵的填空題即使相隔十八年,他依舊能答的出來。
“魯訊,原名周樹人,思想家,教育家,恩,對了,還有革命家!《孔乙已》一文是繼魯迅<《狂人日記》後第二篇白話文。”
……
考試越到後麵,遇到難題時,隻要王野一拍腦袋就能回想起語文課時學習,背誦過的課文記憶。
似乎是受到王野拍腦袋法的影響,這個考場中的考生們遇到難題時也有樣學樣的拍起了腦袋,其中不乏有成功者,拍腦袋真的拍出答案的人,考場中考生的臉上喜色不絕。
王野明白為什麼,這倒不是真的拍腦袋有那麼神奇。
考試,不論是哪種,其實最重要的是發揮穩定,心態要穩下來,才能正常發揮本該有的成績,但很大一部分考生們在考試時難免心理緊張,心態失衡,焦急,越是如此,越是慌亂,冷靜不下來自然越是發揮失常,想不到本該記得的答案。
而拍腦袋,讓考生們這個方法在短暫時間內脫離了考試的壓力,隨後再進入考試節奏,這一放一鬆之間他們不再緊張了。
‘隻要一拍腦袋就有可能想起答案’這是一個潛催眠,讓所有考生們借此承受住了壓力,‘拍腦袋’成為了他們本能承受和釋放壓力的方式。
不緊張了,自然發揮穩定起來,遇到難題了,一拍腦袋就減輕自己的壓力,壓力一輕,很容易又回想到答案,如此重複,形成了良性循環,從而導致這間考場裏的考生們大半都超常且穩定的發揮,越考越是自信,因為他們有考試秘技拍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