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眾人搶購肥皂的時候,趙楷和李師師等人偷偷從鋪子的後門出去,轉了一圈,到了白礬樓中。
這白礬樓中專有一間李師師的房間,房中裝飾十分豪華大氣,更有數幅當朝名人的字畫掛在牆上,趙楷一眼就看到了周邦彥那首著名的《蘇幕遮》:
“燎沈香,消溽暑。鳥雀呼晴,侵曉窺簷語。葉上初陽乾宿雨,水麵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五月漁郎相憶否。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看提名,是周邦彥手書。
李師師吩咐侍女上茶,回裏間換衣的功夫,趙楷便走來走去把外麵房間打量了個遍。
待李師師換了一身輕紗出來,看見趙楷四處轉悠,環手輕笑“鄆王殿下難道不知道隨便打量一個女子的房間是很不禮貌的行為嗎?”
趙楷回過頭,也微笑道,“小王見這屋中掛的都是名家手筆,倒是一時失察,還請李大家見諒。”
趙李劉梁四人靠窗圍桌而坐,李師師道:“殿下覺得我這屋中所藏書畫如何?”
趙楷道,“李大家文藝璀璨,此屋往來無白丁,能留下筆墨之人自然是當世聞名,我又豈敢妄議。”
李師師道,“素聞殿下善畫花鳥,書畫雙絕,如今數首詩詞名動東京,殿下的品評又怎是妄議呢?”
趙楷隻好道,“這滿屋的書畫,數百年之後,或許當得一字千金。”
李師師歎道,“殿下這是拐著彎說我這屋子裏的東西不值錢啊,若是真正值錢的東西怎麼會要等到數百年之後才值錢。”
趙楷從小就見慣了曆朝名家的手筆真跡,遠一點的顧愷之、二王、吳道子、王維,當朝的蘇黃米蔡等等,無一不是頂級大家。
對比這些人的書法繪畫,麵前這些人的作品就有些小巫見大巫了,但依然算得上是精品,隻不過這種精品隻有曆經時代才能賦予其更高的附加價值。
趙楷道,“也不盡然,有些人的作品太過超前,今朝之人未必懂得其中價值。”
李師師咦了一聲,問道,“比如?”
趙楷道,“比如屈原、陶潛,時人皆不知其意,唯有千百年後才有知其意者。”
李師師笑道,“殿下見解果然獨到。”
歎了口氣,“隻可惜我這屋中竟無一人有這等作品。”
趙楷道:“古來能達到屈、陶之意境者寥寥,須知曲高和寡,太過超前也未必就得我等俗人的認可。”
屈原和陶淵明之所以在當時無人應和,是因為他二人追求的精神境界太高,從這個層麵上來講,屈原和陶淵明都是帶有精神潔癖的人,一個追求入世,一心報國,寧死也不欲與黑暗同;另一個向往自我的內心追求,走自己的路,讓別人說去吧,即便是餓死也不願意違背自己的內心行事。
正是由於他二人精神世界上的純粹,才使得他二人的詩歌達到了一種純粹,自然的水準,一切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沒有半分刻意之感。
這也是他二人不為時代所喜的原因,不對眾人妥協,自然便不被眾人理解。但若是妥協,便也不會達到這等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