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哥摘下頭盔看著眼前遍地宋軍的屍體,歎了口氣。
此番宋軍來攻整整有八萬人,他手頭中不過三萬餘人,還要留下一萬多人守城,真正用來追擊宋軍的也不過一萬餘人。
再怎麼殺,他這一萬餘西夏騎兵也不可能將這潰逃的六萬宋軍殺盡。
此時不光人累,馬兒也聳拉著頭,於是察哥下令部下驅趕著眼前的數千宋軍士卒往宥州方向返回。
待回到城中,各部陸續回來的屬下清點戰果彙報給他,此戰一舉擊潰了劉延慶部八萬大軍,斬殺宋軍三萬餘,俘虜兩萬餘,加上前些日子攻城宋軍損失的一萬餘人,此番最終敗逃的宋軍也不過一萬餘人,雖然略有遺憾,但也基本達到了察哥全殲宋軍的基本戰略預期。
回到城中的察哥立即寫了一封捷報上報給國主李乾順,讓其立即派使者向宋軍請和,同時又向李乾順請求補充兵力,以防備宋軍的再次攻城。
宋軍這邊,劉延慶和劉光世二人帶著僅剩的數千殘軍回到了大本營。
劉延慶自知如此大敗,自身難逃罪責,於是立刻私下中找到童貫,又是答應送錢,又是答應送地,出了老大的一管血,才將童貫喂飽,答應暫時將這次慘敗壓下,待其日後建功,將功贖罪。
至於要怎麼將功補過,自然要將主意打到鄜延路目前僅剩的兩萬熙河主力軍身上了。
於是童貫再次升帳與眾將議事。
“諸位,劉延慶路帥在宥州城下,經曆了一場慘敗,幾乎全軍覆沒!”
童貫首先將情況通報了一下,這個是瞞不住的,此刻大家心裏麵幾乎都已經知道了。
不等眾人話,童貫又道,“和他交手的,是西夏名將,國主李乾順的弟弟李察哥。此人詭計多端,殘忍暴烈,殺害我大宋軍民無算,劉延慶父子二人雖然極力奮勇殺敵,斬殺敵人三萬餘人,但最終還是不敵李察哥的十萬大軍,以至於含恨落敗而歸。我念在其忠勇的份上,暫時將其降職一級,給他一個機會,以觀其後將功折罪。”
下首的劉延慶頓時一喜,連忙起身向童貫表示忠心,稱其一定會知恥而後勇,以雪此恨。
而坐在劉延慶對麵的熙河路諸將頓時不樂意了。
“太尉,這恐怕有些不妥!”楊惟忠脾氣最為火烈,當即站起來反對。
“楊將軍有何異議?”童貫淡淡地看了楊惟忠一眼。
“太尉,據我所知,這宥州城中不過兩萬餘西夏軍,如何變成了十萬?他劉延慶斬殺的三萬西夏軍可有首級為證?況且他以八萬大軍敵李察哥十萬大軍,殺敵三萬卻為何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卑職不明,還望太尉告知其中細節!”
楊惟忠朝童貫公布的這一數據發出質疑。
大家都是明白人,那宥州城中到底有多少西夏軍隊在座的難道有不知道的嗎?你童貫要為劉延慶減免罪行也就罷了,居然還將他的失敗吹成是力戰不敵,殺敵三萬。
他劉延慶是什麼樣的人在座的也沒有一個人不知道。
李察哥若是有那十萬大軍還會守著城池讓他劉延慶去攻?早就衝上來找劉延慶野戰了。
您堂堂太尉要找個理由為他一個敗軍之將開罪也麻煩找一個好點的理由,還殺敵三萬,若劉延慶果真殺敵三萬,哪裏會落得個全軍覆沒的下場?這不是把他們熙河軍的缺傻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