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學隸屬於國子監,是國家最高學府,位於開封城南。
宋初,僅設立國子監,學生名額較少,且隻招收七品以上官員的子弟。
仁宗慶曆年間,範仲淹推行新政,開始在開封設立太學,此後每朝不斷擴建,到如今趙佶在位,已經有三千八百人在太學中讀書。
這些學生都是從八品以下官員子弟和平民中比較優秀的子弟中選取招收,分為外舍生和內舍生。
這是除科舉之外另一種讀書當官的途徑。學生首先要通過選拔考試進入到外舍,在外舍讀書時每月私考一次,每年的年底再公考一次,依據年末的總體成績升補內舍。
內舍生兩年考試一次,考試成績和當年公、私試分數校定皆達優等,為上等上舍生,即釋褐授官,可以直接被朝廷授予官職,免除一切科舉考試。
一優一平為中等上舍生,準予免禮部試,可以直接進入殿試。
兩平或一優一否為下等上舍生,準予免解試,科舉之時可以直接參加禮部的考試;兩否則續考。
總體來,太學的考試難度還是相當之大的,經常有遷延數年不得入上舍的太學生。
但是在太學中讀書有一個好處就是吃住全免,學費全免,你的所有吃住全由朝廷撥款,因此對於那些家境貧寒的學子們來,進入太學讀書是一件十分美好的事情。
趙楷此番前來太學,是為了找一個名叫陳東的人。
此人在政和三年的時候以貢士的身份進入太學,如今已經有五年了。
五年時間,他還是一個區區的外舍生,而沒有進入到內舍生的行列,不得不他在考試這條路上確實不太順利。
在東京這地界,隻要有名有姓,趙楷分分鍾就能搞到這個饒所有資料,聽陳東這個人每每在旬假的時候,喜歡約三兩好友,在太學旁邊的酒樓中談論下大事。
於是今日趙楷便來會一會這個人。
進了酒樓,根本不用多加打聽,便聽到靠裏的角落裏有四五個士子在一張桌子上高談闊論,十分熱鬧。
“蔡京禍害百姓,今日終於下台了!實屬痛快!”陳東笑得爽朗。
“恭喜陳大哥,今年想必能升為內舍生了!來年再參加科舉必定金榜題名!我敬陳大哥一杯!”
一名舉子恭維道。
“二,來幾樣特色菜,再上一壺好酒!”姚平仲喊道。
趙楷三人就坐在陳東幾饒隔壁桌上,聽著他們的話語,心下未免有些好笑於這些學生的想法。
陳東這人,非常喜歡談論實事,分析國家的利弊,的好聽叫灑脫不羈,不因為自己貧寒的出身而覺得憂懼,很有一股子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的味道。
的難聽就是鹹吃蘿卜淡操心,你一個太學生,每不專注於自己的學業,倒是每關心國家的前途,民族的未來。
他幾乎不分場合地點,無所謂隱諱忌諱,看到當權者的腐朽無能,便直接開噴,管你是蔡京還是王黼,一樣罵不絕口。
很多耿直正義的學生被他的熱血給吸引,把他不能晉升內舍生的原因歸根於罵當權者罵的太狠了,於是當權者故意給他穿鞋,不讓他晉升。
但其實陳東不能升到內舍,肯定不會是蔡京的問題,他堂堂朝廷的太師,哪裏會因為一個的太學生,螻蟻一般的人物而動怒,用這樣的手段來對付陳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