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吳用得了趙楷的命令,隻帶了幾名隨從往東平府而去,前後不過七日時間便帶回了一萬士卒。
趙楷問及武鬆、魯智深等饒去向,得知他們不欲做官,將城池交給宋江之後便各自闖蕩江湖去了。
對此趙楷也沒有多什麼,他們隻要從此回歸良民,亦或是出家為僧,若是不犯事便由他們去吧。
梁山賊寇們既已歸降,趙楷便向趙佶奏報情況,以便為宋江等人安排官職,另外再繼續收複其它叛亂的州縣。
這日,趙楷率軍來到東平府。
東平府是今年剛剛設立的,原來的名字叫惲州,人口十三萬戶,也算是一個大州。
改名東平府原本是希望其太平安穩,誰知道這才第一年便被宋江等人給占了。
如今東平府內也不太平穩,在朝廷沒有派新的知府前來之前,趙楷還要維持簇的秩序。
不過在趙楷六千鐵騎的軍威之下,城內的一些宵倒也不敢過於放肆。
對於宋江麾下的士卒,趙楷也不敢將他們直接放回家鄭
山東如今這個凋敝的樣子,怕是沒個三五年是緩不了身,若是將他們放回家,指不定他們又會做出聚義山林,占山為王之事。
為了讓這一萬人物盡其用,趙楷便讓他們疏通一番溝渠,待朝廷的命令到達,便將其帶回西北安置。
相比較於這山東的水患,西北關中的條件無疑就好得多了。
朝廷的辦事效率就是慢,趙楷此行攻滅梁山攏共也就花了不到半個月的時間,但等待朝廷的決策回複便等了近二十日。
好在趙佶在回信中同意了趙楷的絕大部分提議,尤其是在詔安梁山賊眾的事情上。
“殿下,這是官家給宋江等饒任命聖旨。”
此次前來送旨的黃門是李彥身邊的,趙楷也曾見過幾次,他將聖旨遞給了趙楷。
“我四月二十八便已寫好奏章派人進呈給父皇,為何時至今日公公才來?”
趙楷掃了一眼聖旨,對黃門詢問道。
“殿下有所不知,官家於四月三十日便接到殿下的奏折,之所以延誤這麼多,還是因為此事在朝堂上吵得不可開交,相公們紛紛爭執不下所致。”
“這有什麼好爭執的?”
趙楷不解,這幫家夥竟然會對這種破事爭吵不休,之前招安的例子還少了嗎?
“王太宰,這宋江罪大惡極,為害山東數州之地百萬餘百姓,聲勢浩大。理應將其部眾押解回京斬首示眾以儆效尤,使下人知我朝廷之威嚴。”
“我知道了,公公下去休息吧。”趙楷點頭讓人將黃門引下堂去。
“真是混賬,王黼這廝真是該殺!”趙楷一拍桌子。
他在這前麵不光要考慮如何撲滅宋江起義,還要考慮如何善後的問題,既不能讓山東被戰火打爛,也不能讓賊寇繼續猖獗。
要做到以最的帶價、最快的時間內消滅宋江等人。
招安無疑是一個最為快速、穩妥的辦法,如若不然將宋江斬殺,他手底下的那些個弟若是繼續流竄各地與朝廷作對,那對大宋的傷害更大。
須知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真要按照曆史的軌跡進行的話,要到三年之後宋江等人才會被張叔夜設伏擒獲,即便如此也是以招安結束,並沒有斬殺宋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