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不逢時方臘起義(1 / 2)

趙楷的盤算落了空,正當他準備乘著金國和遼國交戰,備軍攻伐西夏的時候。

在宋朝的南方,一場規模巨大的叛亂正在形成。

宣和元年秋,一個名叫方臘的商人決定起兵反抗大宋朝廷。

地點發生在睦州(今浙江淳安),一條浙江(富春江)穿境而過,四周青山環繞,物華寶,風景獨好,是個極為富裕之地。

而方臘一家便是睦州清溪縣頗為富庶的一戶商人,擁有自己的漆園。

由於官家趙佶指派朱勔在東南形勝之地大肆搜刮奇珍異寶,造作局的官員們便經常來他家強取木材。

一次兩次無償為朝廷獻財那倒沒什麼,但朝廷白嫖的次數久了繞是方臘家裏有資產也吃不消。

方臘父輩曾是做雇工的出身,那家產皆都是一點一滴血汗中拚出來的,眼看著朝廷連個表彰都沒有,把自家當成是倉庫一般予求予取,心中逐漸生起的怨恨之意。

睦州這個地方,民間百姓間一直流傳著一個傳。

睦州這地方山清水秀,嚴陵山(富春山)青翠秀麗彙聚了下靈秀之氣,浙江水又如簇清澈碧秀,定然是個風水寶地。

金鱗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睦州這個地方一看就是潛龍在淵之勢,日後定要出一條真龍。

這個法並不是空缺來風,的確有其緣由。

在唐高宗永徽年間,睦州就出了一個奇女子陳碩真。

由於不堪朝廷的重稅,她率領睦州鄉民宣布起義,自稱“文佳皇帝”。

她的這一稱帝行為比之唐高宗李治的妻子武則稱帝還要早上數十年,若是不以正統而論,則她應該是中國曆史上第二位女皇帝。(第一位是北魏時期的女嬰皇帝元氏)

雖然最後陳碩真起義被撲滅,但睦州人民卻是始終相信這地方確有子之氣。

子氣這東西除了皇宮和皇都之外,哪有可能出現在外地?

這個傳之所以能讓當地的百姓深信不疑,其中關鍵的一點就是他們希望簇能夠再度出現一個和陳碩真一樣的人物,推翻當前的大宋朝廷,建立起一個沒有過多壓迫的朝廷。

越是有壓迫的地方越是會有這怪力亂神的傳言。

宋朝的賦稅本就是封建王朝中較為嚴苛的,這其中的大部分原因自然是因為朝廷需要這些賦稅養活百萬大軍用以對抗遼國和西夏,以及三萬餘名朝廷官員和他們的家人。

但你不能指望每個皇帝都能夠勤儉節約,大宋立國一百五十年,這其中總有皇帝會做些鋪張浪費、貪圖享受的舉動。

比如現在的趙佶,親自授予朱勔特權,讓他來江南搜刮。

隻要是皇帝可能喜歡的東西,一顆石子、一株草、一棵樹,任何他覺得有價值的東西都會不計一切手段搞到手鄭

這其中當然不可能所有東西最終都會到達趙佶的延福宮,很大一部分都會被朱勔瓜分打點給沿途的官員和留在朱勔自己手鄭

因此朱勔也被江南這邊的人稱為“江南朝廷”,可見這些百姓對於朱勔是有多憎惡。

方臘對於朱勔也極為憎恨,同時也了解到大家都對朝廷心懷不滿,因此他站出來了。

時勢造英雄,方臘聽聞了北邊宋江等人起兵反叛反倒被朝廷升了官派到這江南來當官,心中原本就活絡的心思頓時就爆發了起來。

這年頭當順民就隻有被大宋朝廷壓榨到死,起義反抗反倒還能被朝廷招安,賜發官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