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要變募兵製為府兵製?”眾人心中暗自猜測。
災年招募流民和饑民當兵,是宋朝的一項傳統國策,將青壯招募當兵之後,老弱者就不可能揭竿而起反抗朝廷,這是防止災年爆發農民起義的對策。
此外,將罪犯刺配充軍也是防止民間反抗的措施之一。這種情況下宋朝的軍隊便雜七雜柏充斥著各式各樣的人。
趙楷在西北軍改,很重要的一項措施便是禁止這些罪犯和品性不良的流民進入軍隊,但卻從未提過要改變大宋軍製的想法。
對大宋來,募兵製是利於國家統治的,而行府兵製則十分困難,也不利於國家的發展。
畢竟宋朝需要一大筆錢用於戰爭和官員工資的支出,這就和宋朝的經濟拉不開關係。
府兵製需要大量的土地,而土地則隨著宋朝的建立日久開始兼並。
自耕自作的府兵戰鬥力也遠不如職業的軍人。
因此趙楷讓熙河軍裁掉一半的士卒去當這種府兵,眾人內心都覺得這也太浪費了。
“殿下,可否再考慮考慮?”折可存對趙楷拱手道。
作為將軍,誰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士卒越多越好呢?
這手下的軍隊人數從四萬變成了兩萬,不管從上麵方麵來都讓他們難以接受。
“我已經考慮很久了!”趙楷擺手。
“你們不要覺得這是一件壞事。人數從來都不是影響戰爭勝負的最主要因素,這其中士卒的精銳程度,將領的謀略指揮,後勤的保障都更加重要。”
“從戰局上來看,如今西夏全國的兵力也不過是二十萬之數,這其中大部分還是剛剛招募的新兵,分去五萬在西麵和北麵,真正和我們相對的隻有十五萬軍隊。我們實在是沒有必要在西北陳兵二十餘萬,在未來我還會進一步裁軍,隻保留住最精銳的那一部分士卒,其餘人全部隻保留軍籍,戰時殺敵,常時務農。”趙楷道。
“這些人都要轉成府兵?”翟興問。
“府兵?叫他們屯田兵更為合適!”趙楷笑道。
“你們可能想錯了,我從未想過要建立府兵製。這些人雖然還保留軍籍,但隻要他們願意隨時都可以脫離軍籍作為普通的農民,日後募兵之時他們的後代可以優先考慮。安撫使司提供土地給他們種植,他們隻要按量交足租金,剩下來的糧食便都是他們自己的,這也可以解決軍隊糧草的供給問題。”
“殿下,西夏軍隊雖然有所減少,但今後我們每前進一步都會遇到西夏人最頑強的反抗,我軍的傷亡不會,此時裁軍屬實有些不妥。”楊惟忠道。
“你的這個問題……”趙楷看了一眼熙河軍的四人,見他們都還是一副擔憂的模樣。
“這個問題你們不用擔心,對於攻城掠地我已經讓人研製出了一款秘密武器,能夠有效地減少我軍攻城時的傷亡。”
“秘密武器?”眾人都不太相信,什麼武器?還能撞開城門,摧毀城牆不成?
“你們隻管放心!”趙楷對他們,敲了敲桌案。
“至於新組建的靜塞軍,我打算讓折可存和姚平仲擔任正副指揮使。”
一時間幾人臉上的神色各異。